西思维、文化差异,这样就能将抽象的差异与具象的文本结合起来,
我们之前曾经就中英语言做过对比,并把这种差异描述成一张被撕裂的报纸的两部分,这和当年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假说”时使用的例子是一样的,主要是强调英汉语言间存在的相互依存性、互补性。很多时候我们从差异出发,看到的可能是越来越多的差异,从而影响了我们的宏观判断和认知;但如果我们从相互关系着手,特别是研究双方的相互作用,差异就能越来越多地体现为这一作用,这就实现了
育明教育独家专做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
育明教育官方网站:wwwyumi
geducom
f在翻译和写作实践中,了解一些中西思维、文化的差异,对我们行文有很大帮助,至少我们明确了方向,知道西方母语人士在表述某个概念,展开某个话题时可能会采取的方式及可能回避的问题。我们看到不少同学在写作中要么无话可写,硬套模板;要么“车轱辘话”,翻来覆
举一个“车轱辘话”的例子。一位同学围绕“孕妇勒令他人让座”
开篇:最近在XX市公交车上发生了令人气愤的一幕,一名孕妇因为对方没有为她让座,勒令对方让座并动手打了人家,这种事情让很多人感到很气愤,这名孕妇凭什么这么做?难道让座是法定义务么?也许
中篇:事件的经过是这样的……(把开篇中有关故事梗概再说一遍),那么,为什么这位孕妇可以如此嚣张呢?我们是法治社会,公开勒令、动手打人,这是旧社会的官僚和军阀作风么?后来我们知道,这位乘客本身也不舒服,她也需要坐下休息,况且她也没有坐在“老弱病残孕专座”上,为什么就一定要给这位孕妇让座?难道就因为她是孕妇么?孕
末篇:因此这件事情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人们为孕妇让座,是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和新风尚,但这不是法律的强制规定,任何人也不能勒令他人起立为自己让座,孕妇绝对不能享有这样的特权,否则会有更多
育明教育独家专做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
育明教育官方网站:wwwyumi
geducom
f人以此为借口享受法律和道德之外的“特权”,我们一定要公开反对这
纵观全篇不难发现:作者就说了一个“孕妇因让座而打人”的故事,全篇的要点只有两个:一是孕妇因为座位勒令他人让座的做法是非常不妥的,二是那位乘客本身也需要座位休息,孕妇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做法体现了特权观念。但这位同学的文章基本按照“故事道理故事道理”的循环路数走下去,你让阅卷老师作何感想呢?如果让您写一千
如果换种思路,这篇文章其实“大有可为”,必要的时候可以拔高,但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