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基于网络信息安全课程教学的探索
作者:张克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2018年第12期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实现了大规模的推广与应用,进一步引起了社会各界对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视。高校作为培养各行业人才的重要载体,在计算机相关专业课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确保其能够充分掌握一定的网络信息安全知识与能力,形成谨慎的态度。网络信息安全课程自身具有明显的理论性与实践性,课程改革创新与优化进程也非常快,涉及学科范围十分广泛,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等发展要求。因此,进行网络信息安全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高校应通过对传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有效的改革措施,并针对具体课程进行教学设计,使网络信息安全课程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关键词】网络信息安全课程教学改革
就现在的形势而言,网络安全已经成为了全球化问题。在局域性视角下,只要存在计算机,就有可能发生网络安全隐患,网络安全问题实际上就是信息安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受损状态下,数据信息很容易被不法分子盗取或者篡改,甚至发生信息外泄。国际标准化组织明确定义了计算机网络安全,充分合理利用先进的管理方式方法,不断优化相关技术,采取有效措施,全面保证计算机系统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的安全性。这主要是为了确保计算机正常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将网络的价值与功能全面发挥出来。计算机出现安全问题,也提醒社会各界应重视网络安全。作为培养计算专业人才基地的高校,在课程安排过程中,不仅要教学生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专项能力和专业素养。只有人才与社会市场发展需求相符,才能够保证学生在就业中的核心竞争力1。
1课堂参与率较低
目前,大部分高校一直采用班级授课形式,其具有一定的规模化和集体化特点,无法满足以学生为本的要求,课程内容安排、实践项目设置、考核题目选择等方面都是以大多数学生为标准,使得少数学生被忽略,进而影响了其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课堂的参与程度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教学效果息息相关。现阶段教学中,探讨问题、回答问题、案例分析等环节学生参与率较低。
2自主学习与科研的动力不足
网络信息安全所包含的知识范围十分广泛,涉及网络安全威胁与防范等相关技术。受课时局限,课堂教学难以深入讲解每项技术的具体应用,所以,学生需要具备自主学习的动力2,以便熟练掌握理论知识与具体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