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简易方程教学反思
(2012年度)
教师谭贤芬题目
年级五年教学类别日期班级级反思
《解简易方程》教学反思
2012、11、5
《解简易方程》是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内容,本节课是在认识用字母表示数和根据信息列方程以及等式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新课程解方程教学与以往的最大不同就是,不是利用加减乘除各部分间的关系来解,而是利用天平保持平衡的原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等式的基本
反
性质解方程。按理说,只要稍加类推,学生应该能掌握方程的解法。但教学时大大出人意料,除了少数成绩较好的学生能按
思
照要求完成外,大部分几乎还一头雾水。问题出在哪里?经过认真反思总结如下:
内
1、在学生通过天平的特点列出方程x100250后,根据学生的几种回答,没有抓住学生的生存资源,利用天平平衡原
容
理,让学生黄嘉莹在黑板上板书出来后,让她说出她的思路,老师加以引导,得到解方程的格式。2、从天平过渡到方程,类推的过程学生理解不透,天平两端同时减去3个方块,就相当于方程两边同时减去3,这个过程写下来时,要强调左右两边原来状态保持不变,要原样写下来,如果这样的话就不会造成有的学生不会格式;
f3、对为什么要减去3讨论不够,虽然有学生回答上来了,我应该能觉察出学生理解有困难,课件和天平能让学生懂得方程两边要同时减去相同的数,至于为什么这里要减去3却还似懂非懂,如果当时举例说明也许很有效果,比如:x36,如果方程两边同时减去2,会怎样呢?同时减去4,又会怎样呢?学生通过对比讨论,就会发现方程两边同时减去2或同时减去4,依然求不出x是多少,就要根据方程的具体情况,若比x多几的就要两边同时减去几,x少几就要两边同时加几,比使方程的一边只有x,这样效果肯定好些。4、备学生环节出现差错,这部分内容应该不难,但学生的现有基础是确定教学方法的基础,从教学效果看,我明显做的不够。5、由于时间估计不足,学生练习不够充分。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