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19、20课时【教学内容】第五章10以内数的经验与教育
第一节数概念的一些相关基础知识第二节幼儿数概念的发展特点
【教学目标】1、知道幼儿加减运算概念的发展总的来说是从具体到抽象,这反
映了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2、掌握10以内加减运算的教育内容与要求,10以内加减运算教
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及10以内加减运算教育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能根据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深刻领会并会运用10以内加减运
算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并能记住10以内加减运算教育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10以内加减运算的教育内容与要求,10以内加减运算教育活

的设计与组织,及10以内加减运算教育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教学难点】能根据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深刻领会并会运用10以内加减运算
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课时设计】2课时
【教学三基本】
基本理论:10以内加减运算的教育内容与要求,10以内加减运算教育活动的设
计与组织,并指出10以内加减运算教育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基本常识:幼儿加减运算概念的发展过程以及幼儿学习加减运算中从具体到抽
象的思维发展特点
基本技能:能根据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深刻领会并会运用10以内加减运算教
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并在实践中能记住10以内加减运算教育中应注意的几个
问题。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
【教学过程】
一、关于数的实际意义:
f基数:一个数当用来表示集合中元素的个数时,叫做基数。基数通常表示为“几个”。
序数:一个数当用来表示集合中元素的排列次序时,叫做序数。序数通常表示“第几个”二、关于数的序列(一)自然数列如果从自然数“0”起,逐次添上一个单位,就得到一列数:0,1,23由这个依次排列着的全体自然数组成的集合叫做自然数列。
自然数的性质:1有始2有序3无限(二)数序数序即自然数的排列顺序。(三)相邻数自然数列中某数前面的一个数和后面的一个数,叫做这个数的相邻数。三、关于计数(一)计数(数数)“总数”所代表的就是那个集合元素的个数。在计数的过程中可体现出计数的特性:1只要没有遗漏、没有重复,无论集合里以什么方式排列,计数的结果总是一样。2如何用其他的食物代替要数的事物,计数的结果不变。3无论数什么,无论怎么数,最后出现的数都是代表计数都是代表计数的结果,即总数。(二)数的守恒数的守恒指的是一组物体的数量不因其体积大小和排列形式等的改变而改变。四、关于数的组成
f数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