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铁路运输现状
1“瓶颈”现状
目前我国铁路客货运输极不适应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需求,集中体现在:“旅客买票难、乘车难”、“货主要车皮难”。每天货主车皮需求只能满足40,旅客买票一票难求,这种局面始终没有改变。尤其在春节、“五一”、“十一”长假期间,为了满足旅客运输的紧迫需求,只能将大部分货运列车停运,增开大量的临时客车。长假期过后,货运又积压严重,煤炭、石油、矿石、化肥、农药、粮食、食盐等等这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又急待运输,又不得不全力组织抢运,尤其煤炭是我国发电的主要能源品种,它的运输成为关键之关键,每年铁路运煤量始终占据全部铁路货运量的40以上,而且运量年年都在增长。在铁路客货运输全面紧张状态下,旅客运输只能放弃短途保长途,停开了许多短途列车,旅客的平均运距已由1985年的218公里跃升到2004年的511公里。
自1997年以来,铁路通过5次大面积提速,又经过生产力布局调整、撤并站段,取消分局,铁路局直接管理站段,减少了管理环节,提高了运输效率,进一步挖掘了运输潜力,使我国铁路在客货混运的线路上,客货运输量和周转量逐年增长,作为铁路运输效率的权威性指标铁路平均换算运输密度,2004年已达到3360万吨公里公里,这一指标不仅居世界第一,而且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我国铁路一次又一次地挑战着铁路运输能力的极限,在负重前行中一次又一次地完成自我超越。
2形成“瓶颈”的根本原因是铁路运输能力严重不足
1我国铁路营业里程极少,铁路网人均密度世界排名116位
我国铁路网人均密度极低,按2004年统计,人均占有铁路仅为57厘米,为美国的114,瑞典的133,在世界有铁路的134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116位,倒数第19位。按国土面积计算,每万平方公里只有铁路7751公里,仅为印度的404,世界排名第73位,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
f差距太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铁路平均年增长率只有14,但国民经济平均增长率达到8~9,铁路的增长速度远远赶不上国民经济的发展。
2以世界铁路65的里程完成世界铁路客货周转量总量14以上
我国铁路营业里程75万公里,占全世界铁路总里程115万公里的647,但从2004年统计数字看,我国铁路却完成了世界铁路客运总周转量的273,完成世界铁路货运总周转量的248,见图1图、图2、图3。这导致我国铁路长期超负荷运行,线路负荷率过大,运输密度过高,运输能力持续紧张。
3铁路机车、客车、货车承担的负荷率远高于国际水平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