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有效手段,更是净化市场秩序、促进市场规范的有力举措,对保障公众用械安全、促进医疗器械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通过整治还能查找问题,防范监管风险,堵塞监管漏洞,丰富监管措施,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
关键词三:《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颁布【政策回顾】3月31日,新修订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公布。《条例》于6月1日开始施行。《条例》增加了很多支持行业发展的内容,并适当放宽了对医疗器械研发的要求,旨在积极推动医疗器械产品升级换代和创新。《条例》的主要内容有:对医疗器械按照风险程度实行分类管理,按风险从低到高将医疗器械分为一、二、三类;第一类医疗器械改为产品备案管理,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继续实施产品注册管理;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改为备案管理,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继续实行审批管理;放开第一类医疗器械的经营,对第二类医疗器械的经营改为备案管理,对第三类医疗器械的经营继续实行许可管理;鼓励医疗器械的研究与创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医疗器械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明确实施“先产品注册,后生产许可”的新监管模式;加大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在产品质量方面的控制责任;强化监管部门的日常监管职责;通过细化处罚、调整处罚幅度、增加处罚种类,增强可操作性;将原《条例》规定的16项行政许可减至9项。【点评】《条例》的出台,对规范医疗器械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加强医疗器械监管,保障医疗器械安全有效,促进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加大监管力度、鼓励创新这两大政策导向的推动下,医疗器械行业优胜劣汰的趋势将更加明显,医疗器械行业将更加规范,兼并重组的步伐也将提速。这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医疗器械产业优化组合,进而提升我国医疗器械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f关键词四:遴选优秀国产医疗设备【政策回顾】5月26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委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启动第一批优秀国产医疗设备产品遴选工作。按照公开透明、客观公正,质量优良、售后完善,点面结合、重点突破,科学分类、动态调整的原则,遴选出一批符合临床需要、产品质量优良、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国产医疗设备,形成优秀产品目录,逐步建立国产医疗设备应用科学评估体系,为全国卫生计生机构装备工作提供参考。综合考虑国产设备产能、市场发展空间和产品利用率等因素,选择数字化X线机、彩色多普勒超声波诊断仪和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