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拉率过小或控制应力过小。2、钢筋原材含碳量过高或表现在强度上过高,控制冷拉率过大或控制
应力过大。3、切断机定尺卡活动或刀片缝隙过大。4、箍筋边长成型尺寸与图纸误差过大,没有严格控制弯曲角度,一次
弯曲多个箍筋时没有逐对齐。防治措施:
1、检验钢筋的材料强度情况,由试验结果确定钢筋的控制应力和冷拉率。当强度指标小于技术标准规定值的冷拉钢筋属于不合格品,必须降级使用或用于非受力部位。
2、切断机应紧定尺卡扳的紧固螺栓,并调整固定刀片与冲切刀片的水平间隙。
3、对于剪断尺寸不准的钢筋所在部位和剪断误差,确定钢筋是否可用或返工。
4、应重新校核箍筋的下料单,并重新做好箍筋样品,定好箍筋各边的弯曲长度。当箍筋外形误差超过质量标准允许值时,对于Ⅰ级钢筋可以重新将弯折处直开,再行弯曲,对于其他品种的钢筋,不得直开后再弯曲。
三、闪光焊接质量通病现象:1、钢筋接头弯折或偏心。2、钢筋与电极接触处钢筋被烧伤。
f原因分析:1、1)钢筋下料端头歪斜,电极变形太大或安装不准确。焊机夹具晃动太大。2、2)钢筋与电极接触处洁净程度不一致,加紧力不足,局部区域电阻很大,电极变形,或变压器级数过高。
防治措施:1、钢筋端头弯曲时应予以矫直或切除,并经常保证电极的外形,变形较大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新。夹具晃动较大时,应及时维修。2、钢筋端部130mm长度范围内,焊前应清除锈斑污物,电极应经常修整,焊接时,夹具应夹紧。
四、电渣压力焊质量通病现象:
1、焊接接头轴线偏移大于01d或2mm,接头弯折角度大于40。2、焊包不均,大的一面融化金属很多,小的一面其高度不足2mm,或者
是钢筋端面形成的焊缝厚薄不均。原因分析:
1、钢筋短部上下不在一直线上;夹具长期使用磨损严重;顶压时用力过大,使上钢筋晃动或位移;焊后夹具放松过早,焊头未及冷却,使上钢筋倾斜。
2、钢筋端头倾斜过大而熔化量不足,加压时熔化金属在接头四周分布不匀;焊剂填装不均。
防治措施:1、钢筋端部不直部分切除或调直,两钢筋夹持于夹具内上下应同心;钢筋下送加压时,顶压力应适当,不得过大;2、焊接完成后应在停焊约2mi
后再卸夹具,以免钢筋倾斜。3、当钢筋端头倾斜过大时应提前将倾斜部分割除,焊接时应适当加大
f熔化量,保证钢筋端部均匀熔化,并将焊剂填装尽量均匀。五、钢筋保护层过大现象:
钢筋保护层用仪器探测时,保护层的厚度超过设计规定的大小甚至超出规范规定的允许偏差。
原因分析:
1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