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
2、填土未按规定的厚度分层回填夯实,或底部松填仅表面夯实,密实度不够。
3、回填土含水率不当,造成回填土无法达到要求的密实度。
4、冬期土方回填,回填土中含有冻土块,冻土块溶化后造成孔洞,从而出现回填土下沉。
防治措施:
1、选用较好的土料进行回填,当土中含有树根和草等有机杂质时应进行过筛。
2、土方回填时应控制好土的最尤含水率,当土过湿时应适当晾晒或进干土掺和,当土干时应适当洒水。
3、回填土应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施工,分层厚度应严格按规范规定的厚度,并严格控制回填土的夯实遍数。夯完后应及时取样进行试验,试验合格后下一层的施工。
4、回填土时应随时留好排水坡度,下雨时应进行覆盖,并及时将雨水排走。
5、冬期施工的回填土应将土中的冰雪清理干净,并严禁用冻土块进行回填。
6、地面混凝土垫层出现空鼓后,严重的将垫层打掉,将回填土重新夯实,并将垫层以下3050mm厚的土改为三七灰土,以增加回填土的承载力。如地面砖以施工完毕,可采用压力注浆的方式对回填土和垫层以下的空隙进行填实,以增强回填土的密实度,增加基层的承载力。
f第二章钢筋分项
一、钢筋原材现象:1、钢筋表面锈蚀。2、钢筋品种、强度等级混杂不清。3、钢筋表面裂纹、截面扁圆。
原因分析:1、钢筋保管不良,受雨雪的侵蚀,存放期过长,停工时间过长。2、一个工程同时用Ⅱ、Ⅲ级两种强度钢筋,在存放加工过程中未分别堆放。3、钢筋的轧制工艺有缺陷。
防治措施:4、钢筋原料应存放在仓库或料棚内,保持地面干燥,钢筋不得堆放在地面上,必须用混凝土或砖垫起,离地面200mm,钢筋存放时间不能过长,现场存放的钢筋应采取必要的遮盖措施。5、对于同一个工程同时使用Ⅱ、Ⅲ级两种强度钢筋时,应设立两个加工场地,分别加工,并对加工好的半成品,进行明确的标示,以免乱用,并在钢筋验收时加强钢筋强度的检查,以免用错。6、对进场的钢筋应严格检查,当发现有以上质量缺陷时,应及时通知供货商,并在加工过程中将有缺陷的钢筋挑出,严禁用在工程的主要受力构件中,如有缺陷的钢筋比较多时,应将钢筋做退场处理。7、钢筋加工好后应及时用于工程,否则应对钢筋半成品进行覆盖,当钢筋有片状老锈时,应用钢丝刷或除锈机进行除锈。
二、钢筋加工质量通病现象:1、冷拉钢筋强度不足,
f2、伸长率不合格。3、剪断尺寸不准或被剪断的钢筋断头不平。4、箍筋不方正、成型尺寸不准。原因分析:1、钢筋原材性能不佳,控制冷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