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二章:呼吸系统1呼吸系统常见症状P13:咳嗽与咳痰、肺源性呼吸困难、咯血、胸痛。重点看痰的颜色,并根据痰的颜色判断患有哪种疾病2如何指导病人有效咳嗽(P14):尽量采取半坐卧位,先进行深而慢的呼吸56次,后深吸气至膈肌完全下降,屏气35s,继而缩唇,缓慢呼出气体,再深吸一口气后屏气35s,身体前倾,从胸腔进行23次短促有力的咳嗽,咳嗽同时收缩腹肌,或用手按压上腹部,帮助痰液咳出。也可让病人去俯卧屈膝位,借助膈肌、腹肌收缩,增加腹压,咳出痰液经常变换体位有利于痰液的咳出对胸痛不敢咳嗽的病人,应避免因咳嗽加重疼痛,如胸部有伤口可用双手或枕头轻压伤口两侧,使伤口两侧的皮肤及软组织向伤口处皱起,可避免咳嗽时胸廓扩张牵拉伤口而引起疼痛。疼痛剧烈时可遵医嘱给予止痛药,30mi
后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3肺炎病人的护理P23:体温过高:卧床休息,做好口腔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病人多喝水;高热时用物理降温,儿童要预防惊厥,不宜使用阿司匹林或其他解热药,以免大汗、脱水、和干扰热型观察;监测并观察生命体征;遵医嘱用药清理呼吸道无效:(1)环境:室温1820℃,湿度5060(2)饮食护理:1)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低油饮食2)每天喝水1500ml以上,作用:A保证呼吸道黏膜的湿润和病变黏膜的修复;B利于痰液稀释和排出。(3)病情观察(4)促进有效排痰1)深呼吸和有效咳嗽2)吸入疗法注意:①防止窒息②一般以1020mi
为宜③控制湿化温度在3537℃3)胸部叩击①每一肺叶叩击13mi
,②避免直接叩击在皮肤上,宜隔单层薄布③力量适中,时间安排在餐后2h至餐前30mi
完成。4)体位引流5)机械吸痰注意:①每次吸引时间少于15s②两次抽吸间隔大于3mi
③适当提高吸入氧的浓度。潜在并发症:感染性休克:中凹卧位、吸氧、补充血容量、血管活性药物及抗生素的使用4支扩的临床表现P31:(1)临床特点: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2)体征:下胸、背部可闻及固定而持久的局限性粗湿锣音,有时可闻及哮鸣音,部分病人有杵状指;(3)影像学检查:胸片:支气管特征性表现:①柱状扩张:轨道征②囊状扩张:卷发样阴影(“落雪征”)③感染时:阴影内出现液平面。CT检查:显示管壁增厚的柱状或成串成簇的囊状扩张,即“蜂窝状透亮阴影”(确诊依据)。痰液分层特征:上层为泡沫,下悬浓性成分;中层为浑浊黏液;下层为坏死组织沉淀物。5肺结核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