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试卷一一、判断说明题1、对小班幼儿的观察重点应该放在对规则的理解和遵守上。
错误。观察重点应放在材料操作。2、游戏是虚假的,所以不能满足幼儿真正社会交往的需要。
错误。交往是真实的,可以满足幼儿需要。3、游戏就是课程中教师精心准备的操作材料。
错误。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形式。4、问题是儿童角色游戏发展的契机。所以老师看到问题都要利用起来。
错误。只有符合幼儿认知发展水平、容易从生活中获得经验的、幼儿感兴趣的问题才需要利用。
二、问答题1、你如何看待“游戏”与“学习”的关系?2、根据幼儿游戏的特征来阐述幼儿园教学如何游戏化。3、儿童通过游戏获得的经验与在识字卡片上获得的经验有何不同?参考答案:
1、游戏的功能中有发展功能。游戏一定是学习的过程,游戏是儿童社会化的基
础;游戏促进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游戏是自发、自由的,由内在动机引起;游
戏对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
2、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游戏是幼儿对成长的适应,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游戏是幼儿的自发学习,学习的目标是隐含的,方式是潜移默化的,学习的动力来自幼儿内部。
幼儿园教学要重视幼儿的自发性游戏,自发性游戏是指幼儿自己想出来的、自己发起的游戏,这种游戏完全符合游戏的特点,最贴近游戏的本质,也是幼儿最愿意玩的游戏。自发性游戏特别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只有幼儿有了一定的自主性,幼儿才可能成为自己活动的真正主体,才可能使以自主性为显著特征的游戏成为幼儿的基本活动。充分利用游戏组织幼儿园各类教育活动,为了达到幼儿园的保教目标,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教师除让幼儿进行各种游戏活动以外,还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组织幼儿进行各种教育活动,如劳动、参观、上课等。为了既保证教育的计划性,又保证游戏成为幼儿的基本活动,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游戏组织各类教育教学活动。满足幼儿对多种游戏的需要,幼儿对游戏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即使是同一种游戏,幼儿关注的重点、感兴趣的侧面也有差异。各种游戏之间并无好坏、高低之分,任何一种游戏都具有其自身独特的作用。所以,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游戏,注意到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幼儿的需要。
3、幼儿通过游戏获得的东西,是自身去体验的,是深刻的,有着自己的理解与感受。而在识字卡片上得到的,只是一种客观的知识,理论上的感觉。物理经验要通过儿童自己和物体的相互作用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