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教学设计
灵璧中学
【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木兰诗》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第二单元的第五篇课文。本单元主要体现爱国感情,重在引导学生欣赏和表述爱国情感之美。“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语),《木兰诗》这个例子既承担了落实本单元教学重点的任务,又承担了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因此是个很好的蓝本。2.文本简析:《木兰诗》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优美的语言,因此,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要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学习各种修辞手法,更要让学生仔细品味语言,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学情分析】初一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所以教师要采取鼓励机制,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热情。并且,初一是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的时期,但他们的鉴赏能力还是很有限的,因此要多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以上几点主要是从学生的现有水平、学习习惯和能力上去认识归纳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知识包括重要的实词、虚词和句式了解古诗修辞用语的特点从整体上把握诗歌内容准确、完整地复述课文提
张娟
f高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过程与方法:结合语境理解诗中意象,体会诗中心理描写结人物塑造的作用;学习本文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木兰这一形象的审美趣味,理解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北方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追求和平劳动生活的美好愿望与高尚情操。【重点难点】1.针对单元重点和教材内容,我认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是:朗读课
文,疏通文意;分析人物形象2.针对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心理层次,我认为本文的教学难点是:培养主动探究的精神,享受探究问题的乐趣。【教学方法】1教法:情境教学法、诵读法、对话教学法2.学法:预习法、诵读法、合作讨论探究法【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素材。【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在黑板上板书“好”)分析:在中国文字中以女子为好,我们常常用很多美好的词语来形容女性。中国不是有句古话叫什么“巾帼不让须眉”吗?回首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史,出现了许多巾帼英雄,你
f们知道有谁吗?(穆桂英、刘胡兰、江姐、)看来大家知道的女中豪杰还真不少在我国地方戏曲中有许多歌颂巾帼英雄的作品,学生欣赏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这段音韵优美、脍炙人口的豫剧唱腔演绎的是流传在我国民间的一个动人的故事,你知道吗?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