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江南》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诵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品味语言当堂背会课文。
二鉴赏课文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先铺写景物后直抒胸臆的写法及其表达效果。
三鉴赏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了解尾声一曲多用对偶、排比的修辞特点和表达效果。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哀江南》这套曲子是如何借景抒情的
分析《哀江南》这套曲子先铺写景物寓情于景后直抒胸臆慷慨悲歌。自开篇头两句以后前六支曲子以教曲师傅苏昆生游南京的踪迹为线索由远而近从城郊写到孝陵从故宫写到秦淮从板桥写到旧院描写南明灭亡后南京各处的凄凉景象展现了南京面目全非的变化。在景物描写中蕴含了怀念故国的无限哀思不言情而情自在景中。这六支曲子集中笔墨写景一气贯穿层层蓄势使第七支曲子的抒情水到渠成猛然瀑发动人心魄。
二《哀江南》这套曲子语言有什么特色
分析《哀江南》这套曲子语言准确、生动、形象。例如“舞丹墀燕雀常朝”一个“舞”字写出燕雀在丹墀上跳来跳去、自由自在的情形一个“朝”字又把这种情形与
f臣子拜见天子的庄严礼仪联系起来给人以今昔对比的联想表现了昔日神圣宫廷的今日极端衰败景象“剩一树柳弯腰”的“剩”字意味深长表明柳树不仅只有一株是孤独之柳而且是昔日众多柳树中的残存之柳、仅存之柳使人想见当年丝丝绿柳夹岸垂翠的美景饱含今非昔比、感时伤怀的无限凄凉。
尾声一曲多用对偶、排比兼用三个散句既句式整齐又骈散结合错落有致读起来一气贯通急促有力令人慷慨击节。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作者及《桃花扇》。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曲阜今山东曲阜人清代戏曲作家、诗人。
《桃花扇》共40出其中有4出各加1出实际共44出写明末复社名士侯方域寄居南京莫愁湖畔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相爱。成亲之日侯方域赠宫扇给香君作为定情之物。奸党余孳阮大铖为了拉拢侯方域出重金置办妆奁被李香君坚决拒绝。阮大铖恼羞成怒对侯、李施加种种迫害。侯方域只身遣往扬州投奔爱国将领史可法。阮大铖仰仗权奸马士英的势力逼迫李香君嫁给新任漕抚田仰香君誓死不从将头撞破血溅宫扇。侯方域之友点血在宫扇上画成一枝桃花所以称为桃花扇。南明王朝覆灭后侯方域在栖霞
f山同李香君相会。这时复社文人死的死散的散爱国将领史可法也壮烈牺牲了他们相对嗟叹百感交集怀着亡国之恨割断情根双双出家。
剧本“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以侯、李爱情故事为线索利用真人真事和大量文献资料形象而深刻地揭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