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制作流程图解析
20080930011221
电影制作流程图
将真正拍摄的阶段全部砍掉,从毛片(此毛片非彼毛片)已经拍完开始说。但这基本上是一个真空假设,因为一般情况下电影都是一边拍一边剪的。
声音和画面是分开处理的,但首先需要做一个时间码的同步,便于最后将声音和画面合起来。首先,冲洗出一个原底。这个原底就是拍的所有画面,不管这一个镜头是拍了70条还是80条。然后由原底翻印出一个工作样片,由工作样片做胶转磁,配上同期声,然后导演制片人七七八八一群人坐在一起看工作样片,开始选,这一条不错,那一条还可以,选这一条吧。全部选好以后,这些素材进入
f非线性编辑工作站把所有的画面按照时间排列到一起,拼成一个电影。在这里导出所谓的EDL和CUTLIST,据说就是一个TXT文档,里面记录着时间线、磁带码、胶片码等等。将这个TXT转给两边,一边是用原底进行正式的剪接,最终间接完毕的底片要重新配光及印片,印片自然是翻成了正片,因此还要再重新翻回去一次变成底片;另一边找到对应的音频制成数字多路音轨,最终印成声底片。这样,影像底片和声底片通过声画对位合成印制成最终的拷贝。
那么大家一定就有几个问题:1为什么要印工作样片呢?因为原底是最重要最重要的东西,如果用原底直接胶转磁相当于拿江南丝绸擦桌子擦完以后还要做丝巾。
2红色的步骤是什么意思呢?是80年代的剪辑方法,做工作样片之后直接导演自己摇着看,觉得哪儿好就剪下来拿透明胶条沾上。老师说,那会儿剪完的工作样片那叫一个热闹啊,整个全是胶条手印,有时候中午吃完包子回来下午就直接上手接着剪,送走的时候恨不得你看看那样片就知道这阵子导演吃的都是什么。本条惨不忍睹的胶片讲直接被送回去套底。
3数字中间片是什么呢?数字中间片就是指这个画面一会儿翻正一会儿翻负的浪费资源,于是将这部分数字化,首先由原底转数字,在这个过程当中制作特技效果并且加字幕。
大概这个图就解释完了。啊……累死我了。
f这节课刚下课我们管理系的把讲台呼啦一下就给围了。大家强烈要求朱梁老师把每个步骤大概的市场价格给我们透露一下,并且就这个胶片翻来翻去翻来翻去的问题表示了强烈的愤慨。
我:“朱老师您上次说一本胶片1800块钱,我们回去立刻就算了,这样子的话,假如按1:10的出片率,一个100分钟的片子光这翻来翻去的胶片大概就要花108万!”朱梁:“那还是一个机位的。”全场昏厥。
电影绝对是工业,是大家合作的产物。几个人几十个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