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复合材料。随着碳纤维52纤维复合材料2004年性能提高及成本大幅度下降碳纤维与低成本铝内衬制造技术相结合使得费用低、质量轻、性能高、可靠性好的高压容器的生产成为现实4。目前空间用复合材料基体主要采用环氧树脂由于碳纤维的密度、耐热性、刚性等方面的优势增强纤维以碳纤维为主。碳纤维复合材料在空间技术上的应用国内也有成功范例如我国的第一颗实用通信卫星应用了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抛物面天线系统第一颗太阳同步轨道风云一号气象卫星采用了
4
f多折迭式碳纤维复合材料刚性太阳电池阵结构等。
4碳纤维复合材料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我国的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研制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末,至今已有4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产品开发、制造加工、产品应用及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同先进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尤其近年来,由于西方国家的快速发展,这种差距还有加大的趋势。目前我国碳纤维的品种、质量和产业规模远不能满足国内复合材料快速发展的要求,仍然是制约我国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展的瓶颈,这主要表现在:
1)产品质量不完全过关,缺陷多,性能分散性大;2)产品规格和品种少;3)由于性能和质量上的问题以及生产成本高,制约了生产规模的扩大。从技术上看,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基础研究工作薄弱,造成生产碳纤维的pa
基原丝质量不高。因此,以提高原丝质量为目标,应加强科学基础及工程化研究,强化国内碳纤维研究生产的自主创新能力,建立高效的产业创新体系,坚持原始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并举,突破瓶颈,改变我国碳纤维落后局面。在管理体制上也存在如下一些问题:1)碳纤维是多学科和多技术集成的高新技术产品,国家在项目组织、管理、实施和政策扶持等上应起主导作用,但多年来这种局面尚未形成,国家总体上的规划和领导以及集中调控作用不够,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中试生产、工业化生产和应用开发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因而无论从规模和质量上,与国外水平的差距越拉越大。2)国内碳纤维多元化研发的格局尚未建立。从碳纤维产业的源头到最终产品,真正拥有完整研发与生产过程的单位不多,技术水平同国外相比差距较大。潜心研究碳纤维产业发展的气氛不够浓厚,民营企业中拿来主义现象较为明显,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思想十分严重。3)以应用牵头,带动碳纤维产业发展的体制未健全,以往国内航空航天高端产品应用主要依赖进口,而国产碳纤维得不到应用,因此也就得不到改进和提
5
f高的机会。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