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1.理清文本思路,把握文本主题思想。2.品味文本具有想象力的语言,学习反语的修辞手法。3.学习文本通过对比突出主题的写作手法。4.体会作者爱憎分明的人道主义精神,培养热爱全人类文化的情感。来源1一、导入新课播放圆明园被毁视频视频资源见光盘。同学们刚刚所看的是圆明园被毁的视频,在英法联军的大肆抢掠中,这个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化作了一堆废墟。作为当时法国将领之一的巴特勒上尉称这次远征中国是体面的、出色的,并征求雨果的意见。那么雨果对这个事件持怎样的态度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写作背景作者简介:雨果18021885,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
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
爱制“恶”,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写作背景:在英法联军劫掠中国圆明园归来后,巴特勒上尉本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
让他为远征中国所谓的胜利捧场,但雨果,这位正直的作家,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反
而代表了人类的良知,写就了一封回信。在信中,他强烈地谴责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强
盗行径,以群众的角度、世界的角度、人类的角度,公开斥责政府如强盗一般毁坏人类文明
成果的行为。目标导学二:理清文本思路,把握文本观点1.快速默读课文,探究文章可分为几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明确:文章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巴特勒上尉征求雨果意见。
第二部分24:圆明园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
第三部分59:英法联军的劫掠行径。
第四部分10:照应开头,尖锐的嘲讽。2.文本是一封信,作者在信中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来源ZxxkCom
第1页
f明确:英法联军远征中国并火烧圆明园事件是强盗行径,是不尊重人类文明的非人道主
义行为。3.作者是如何表达出自己的观点的?明确:作者首先以瑰丽的语言盛赞圆明园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其后,又以比喻及反讽
的修辞,将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的罪行揭露而出,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引出谴责英法
联军远征中国行为的观点。目标导学三:了解作者心中的圆明园及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1.作者是如何描述他心目中的圆明园的?
明确:圆明园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
的建筑。作者用大理石,玉石,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