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同时,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继续加大,而且转移速度不断加快。新增劳动力已经进入高峰期,大大超过了当前经济发展水平的吸纳能力,从而使得就业矛盾进一步突出。第二,体制转轨遗留的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根据抽样调查,下岗失业人员中“4050”现象比较严重,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03,初级工及没有技术等级的占495。虽然近年来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和生活问题,但仍存在诸多后续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第三,劳动力供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这种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很多劳动者缺乏基本的职业技能,或者原有职业技能无法胜任新岗位的需要另一方面,新型的产业、行业和技术性岗位所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供不应求,技工短缺性现象尤为突出。从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对全国94个城市的统计数据来看,2007年第四季度各技术等级的求人倍率均大于1,其中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工程师的求人倍率比较大,分别为236、236、22,反映出劳动力市场对技术型人才的紧缺需求。第四,农民工就业仍存在许多障碍。首先,农民工无法获取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劳动力资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f格,从而在城市社会中事实上形成两个劳动力市场。上海、广州、深圳、北京和郑州等大中城市不仅对农民工进行总量控制,还对农民工所能从事的行业和工种予以限制。其次,农民工的综合素质较低,缺乏相应的职业技能。目前,我国农民工的文化程度总体偏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所占比例高达83,未接受过任何技能培训的占72。最后,农民工在工资待遇上遭受歧视。农民工的工资水平一般都比较低,即使从事与城市居民同样的工作,也难以得到相等的工作报酬。人口老龄化对我国未来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情况的影响分析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机制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直接改变劳动力供给的总量和结构,并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二是通过消费结构和生产结构的调整来间接影响劳动力需求,同时养老保障责任的加重也推动了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人口老龄化改变了劳动力供给的年龄结构,从而使得劳动力供给在数量和结构上发生变化。首先从数量上看,人口老龄化将带来劳动力供给的相对减少。通常来说,劳动力供给与劳动适龄人口之间的比例关系相对比较稳定,因此劳动力供给与劳动适龄人口总量的关联度较高。在人口规模既定不变的条件下,如果出生率下降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