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2》(人教版必修)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中
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材分析】
本节的第一部分内容继续强调某个物理量与它的变化量的关系,意在对该部分知识温故与拓展,为后继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生通过初中物理的学习和生活体验,已经有了速度的初步概念,但这种概念比较肤浅,也不准确。通过极限的思维方法,从平均速度过渡到瞬时速度,可以让学生了解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与联系。极限的思想不需要主动启发学生去思考,在讲授中的潜移默化会使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的。
阅读“说一说”栏目的内容,让学生在趣味中体会“单位时间物体运动位移”的含义,能够更多的认识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意义。
教科书最后的STS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速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可以启示学生思考技术上的提高速度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速度概念,领会速度概念的比值定义方法2、理解平均速度概念,会利用平均速度的定义式计算物体的平均速度3、知道瞬时速度是表示某一时刻的速度,了解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与联系4、理解速度的矢量性,知道速度的方向即物体运动的方向5、知道速度与速率的区别与联系过程与方法:1、体会平均速度概念的等效思想方法2、在讨论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联系的过程中,体会极限思想方法3、根据速度定义体会变化率的概念
f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2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坚定学习思考探索的信念【教学重点】速度概念的建立;速度的比值定义法的理解【教学难点】速度矢量性的理解;对瞬时速度的理解【教学基本流程】
【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上两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那几个物理概念?(质点、参考系、坐标系、时间、时刻、位移和路程)
f教师提问:当物体做直线运动时,我们是什么方法描述物体位移的?(用坐标系)
在坐标系中,与某一时刻t1对应的点x1,表示t1时刻物体的位置,与另一时刻t2对应的点x2,表示t2时刻物体的位置,则Dxx2x1,就表示从t1到t2这段时间内的位移2提出探究问题: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的物理量,我们谈到运动的时候,经常还关心
另一个问题,那就是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也就是运动的快慢,今天引入性的物理量来描述
它。
◆情景导入
放录像:本届奥运会刘翔参加的110m栏决赛的实况录像
问题1:110m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