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心板有不同气候条件的干缩湿胀现象。攒边打槽装板结构的最大优点是,结构刚中有柔,不会因木材板的胀缩而出现框架散开的现象。在材料使用方面又很节约,使薄板起到厚板的作用。在整个家具的构件中,又能使面框和其它构件有灵活的接合。此外,这种结构避免了木材自身在力学性质方面的缺陷,增加了木材抗压、抗拉和抗弯曲的能力。在制作时,还可根据需要,任意变换木材的纹理方向,嵌装不同质地和肌理的心板,使家具达到科学、美观、实用的目的。攒边打槽装板,如果是圆形的边框,如香几、圆凳等的面框,需用弧形弯材打槽嵌板心。弯材一般为四段,攒边的方法除用楔钉榫外,还经常采用逐段衔夹的做法,即每一段一端开口,一端出榫,逐一嵌夹,形成圆框,其打槽、装板等与方形边框的制做基本相同。(三)横竖材结合横竖材结合在明清家具中使用得极为普遍,如桌案的横枨与腿部的连结,衣架或四出头官帽椅的搭脑与椅腿的相接,或杌凳、椅子的管脚枨与腿足的相交,花牙的横竖材攒接等等。根据家具的构造要求,横竖材接合时采用不同的接合方式。比如大件家具因其受力较大,在交接处多采用“双夹榫”的榫卯形式,双夹榫即在直材的端处并排开出两个榫头,同样榫眼也
f是两眼,这样使榫卯相接时,接触面更大,增加了横竖材交接处的刚性作用。1、格肩榫在方形竖材的交接中,一般以格肩榫相接,格肩榫又可分为大格肩榫和小格肩榫。格肩
榫榫头在中间,两边均有榫肩,故不易扭动,坚固耐用。小格肩榫通常在家具交接处表面起涡线时用,它的制作方法是:一根木枨端处开榫头,两侧为榫肩,靠里面为直角平肩,外面格肩呈没有角的梯形格角,两肩部都为实肩,另一根木枨开出相应的榫眼,靠外面榫眼上面挖出一块和梯形格角一样的缺口,然后拍合。大格肩榫一般在家具交接处采用阳线时应用,它和小格肩榫的区别是肩部为尖角,肩部都为实肩。大格肩榫又有带夹皮和不带夹皮两种做法。格肩部分和长方形的阳榫贴实在一起的,为不带夹皮的格肩榫,又叫“实肩”。格肩部分和阳榫之间还凿剔开口的,为带夹皮的格肩榫,又叫“虚肩”。带夹皮由于加了开口,胶着面增大,比不带夹皮的要坚牢一些,但如果是较小的材料,则会因为材料剔除较多,而影响榫卯的强度。方形材料的横竖材接合形式,在角部时有些变化,如丁字形接合时采用全平肩穿鼻榫,又称“齐头碰”。这种做法简单,榫头均呈直角,榫眼呈相应形式。齐头碰在形式上有透榫和半榫的区别。透榫的榫头穿透榫眼而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