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古诗词鉴赏分类解题指导古诗词鉴赏要求考生调动知识积累、生活阅历和审美情趣去感知诗歌形象,品味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领略诗歌情感,并用语言“准确、简洁、完整、通顺”地加以表达。一、相关概念说明1形象形象一般是指诗中的抒情主人公,也包括诗人着意刻画或者是与诗人有密切关系的人物形象,比如《琵琶行》中的琵琶女,是诗人塑造的主人公形象,而诗人自己,是抒情主人公。2意象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它是诗人通过诗的语言描绘出来的可以被读者理解、重现的具体可感的生活图景人、事、物、景,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意象是客观之“象”与主观之“意”共同构成的富于美感的形象,它寄托着复杂的情感,暗示着深刻的哲理,承载着诗人强烈的主观色彩。我们理解诗歌形象,就是从感受意象开始。马致远的《天净沙8226秋思》一连叠用九个意象组成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夕阳图,烘托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土的彷徨悲苦的情怀,那枯藤、老树、昏鸦、古道、瘦马等意象,都传递着作者的羁旅愁思。3意境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事物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一种情景交融而又虚实相生的艺术形象,是作者的创作与读者的想象共同创造的结果。诗人常通过一系列相关意象的组合,构成具有特定意义的意境。鉴赏意
f境就要从作者所描绘的风物、景象入手,把握作者贯穿其中的思想感情。马致远的《秋思》中那些冷落衰败的意象,构成了萧索悲凉的深秋的意境。4表达技巧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分为抒情手法、表现(写作)手法、修辞手法。抒情手法,主要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古抒怀等;表现手法,主要有烘托、渲染、对照、映衬、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正侧描写、用典、象征等;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对偶、反问、设问、反复、互文等。5思想对诗歌思想内容的评价,一般包括对诗歌主旨的评价、对思想感情的评价和对诗人观点态度的评价三个方面。评价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⑴学会知人论世。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风格豪放悲慨。⑵把握时代特点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