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1(人教版必修1)
庖丁巧解牛一、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1.两汉(1)继续实行皇帝制继承。(2)改革中央官制变化。①中朝和外朝:皇帝任用身边从事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为尚书令、侍中等,让他们参与军国大事,形成决策机构,名为中朝;以丞相为首,由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是执行机构,名为外朝。②目的:削弱相权,加强皇权。③改革过程:西汉武帝开始改革,初步形成中、外朝制,东汉光武帝进一步重用中朝,形成尚书台制。④影响:尚书台的官员权力大,但官职不高,有利于皇帝控制,从而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但同时为后来外戚和宦官专权创造了条件。2.魏晋南北朝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体制初步形成。3.隋唐三省六部制始于隋,完善于唐。(1)三省的职能及长官①中书省,执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②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③尚书省,掌行政,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分掌决策、议政、行政三权,实际将秦汉以来的丞相之权一分为三,归于皇帝,从而大大加强了皇权。(2)六部的职能:六部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为尚书省下设机构。六部分管行政、财政、礼仪、军政、司法、工程等权力,各司其责,中央机构行政效率大大提高。(3)三省六部制的作用①三省六部既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相互监督,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②三分相权,保证了君权的独尊,大大加强了皇权专制。③是我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4两宋宋朝中央官制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分列为政事、军务、财政三大系统,相互平行,分别由皇帝直接统属。进一步分割相权,加强皇权。(1)宰相:宋沿唐制,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后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2)枢密院: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长官为枢密使。(3)三司使: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5元朝综合蒙汉制度,健全统治机构。中书省管行政,下领六部,行使宰相之权;枢密院掌管军队;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深化升华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确立皇权至高无上,在中央设三公九卿制,建立了专制
f主义中央集权制;两汉在秦朝中央官制的基础上设置中朝和外朝制度,中央集权制得以巩固;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完善了中央集权;两宋行政、军事、财政三权分立,进一步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元朝综合蒙汉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又有了新发展。
难点剖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