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的总投资,工程建成后的经济效益和使用期间的维修费用等,都是衡量工程经济性的重要方面。这些技术问题联系密切,需要综合考虑。符合功能要求的土木工程设施作为一种空间艺术,首先是通过总体布局、本身的体形、各部分的尺寸比例、线条、色彩、明暗阴影与周围环境,包括它同自然景物的协调和谐表现出来的;其次是通过附加于工程设施的局部装饰反映出来的。工程设施的造型和装饰还能够表现出地方风格、民族风格以及时代风格。一个成功的、优美的工程设施,能够为周围的景物、城镇的容貌增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反之,会使环境受到破坏。在土木工程的长期实践中,人们不仅对房屋建筑艺术给予很大注意,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且对其他工程设施,也通过选用不同的建筑材料,例如采用石料、钢材和钢筋混凝土,配合自然环境建造了许多在艺术上十分优美、功能上又十分良好的工程。古代中国的万里长城,现代世界上的许多电视塔和斜张桥,都是这方面的例子。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或水中,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研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例如房屋、道路、铁路、运输管道、隧道、桥梁、运
f河、堤坝、港口、电站、飞机场、海洋平台、给水和排水以及防护工程等。建造工程设施的物质基础是土地、建筑材料、建筑设备和施工机具。借助于这些物质条件,经济而便捷地建成既能满足人们使用要求和审美要求,又能安全承受各种荷载的工程设施,是土木工程学科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土木工程课程体系、培养目标与所需技能
土木工程的课程体系主要分为三大体系:理论体系,实践体系,素质拓展与创新体系。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军事理论等必修课程体系,和至少6学分其他人文社科类课程,形成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行的局面,使得学生通过学习,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知识和素养,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举,在自然科学中贯彻人文精神。在公共基础课中,就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方面,主要是数学类、外语类、计算机类、体育类、物理和化学类和制图类课程,在教学课时紧张的情况下,突出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在专业课平台上开设结构力学,工程力学等理论课程。在实践体系上,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