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各类官能团或典型代表物的性质对比
官能团组成通式结构特点
碳
碳
单
C
H2
2
正四面体
键
碳
碳双
C=C
C
H2
平面(至少
(单烯烃)六原子)
键
碳
碳叁
C≡C
C
H2
-2
直线(至少
(单炔烃)四原子)
键
卤代-X烃
C
H2
1X饱和一元
卤代烃
分子中碳卤键易断
裂
醇OH
C
H2
2O饱和一元
醇
羟基与链烃直接相连,分子极性较强
酚OH
羟基直接
与苯环相
连
醛CHO
C
H2
O饱和一元
醛
碳氧双键有极性,具有不饱和
性
羧COOH酸
C
H2
O2饱和一元
酸
羟基受碳氧双键的影响能发生电离
主要的化学通性
1、取代:Cl2(光照)2、氧化:氧气
1、加成:H2、HX、H2O、X2(溴水等)2、氧化:KM
O4、氧气等3、加聚
1、加成:H2、HX、H2O、X22、氧化:KM
O4、氧气等3、加聚
1、水解反应:生成醇2、消去反应:生成烯或炔
1、与金属钠反应:生成醇钠和氢气(所有)2、催化氧化:成醛或酮(某些)3、消去反应,分子内脱水生成烯或炔(某些)4、酯化反应:与酸生成酯(所有)5、与HX的反应1、弱酸性:比碳酸弱,可与NaOH、Na2CO3等反应2、取代反应: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白色沉淀3、显色反应FeCl3溶液显紫色4、氧化反应:O2、KM
O45、还原反应:1、加成反应: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醇,也可以看作是还原反应2、氧化反应:能被强氧化剂KM
O4、氧气等氧化,也能被弱氧化剂(※银氨溶液、※新制的氢氧化铜)氧化成羧酸。
1、具有酸的通性,乙酸比碳酸的酸性强。2、酯化反应,与醇反应生成酯
代表物甲烷
乙烯
乙炔
溴乙烷乙醇乙二醇丙三醇
苯酚
甲醛乙醛
甲酸乙酸
fC
H2
O2
分子中的水解反应:酸性条件下生成相应
酯
COO
饱和一元羧酸一元醇
碳氧单键
乙酸的羧酸和醇;碱性条件下水解生乙酯
易断裂成羧酸盐和醇。
酯
二、知识要点归纳1、根据反应物性质确定官能团
反应条件能与Na反应能与NaOH反应能与Na2CO3反应能与NaHCO3反应与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银镜与新制氢氧化铜产生砖红色沉淀(溶解)
使溴水褪色加溴水产生白色沉淀、遇Fe3显紫色
使酸性KM
O4溶液褪色能连续氧化
可能官能团羧基、酚、醇羟基
羧基、酚羟基羧基、酚羟基
羧基醛基(醛、甲酸、甲酸某酯)醛基(醛、甲酸、甲酸某酯)
若溶解则含COOHC=C、C≡C或CHO
酚CC、C≡C、酚类或CHO、苯的同系物等
醇
2、由反应条件确定官能团反应条件
浓硫酸△
稀硫酸△浓硝酸和浓硫酸混酸
NaOH水溶液△
NaOH醇溶液△H2、催化剂
HX
O2Cu、加热Cl2Br2FeCl2光照
银氨溶液【AgNH3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