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应用
【摘要】食品问题关系国计民生,食品的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在食品工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建立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对食品质量进行监控尤为重要。本文主要探讨目前运用较多和较新的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的特点和发展,包括分子生物学技术、免疫学技术、代谢学技术、PCR技术、干片技术和恒温扩增技术,以作参考。
【关键词】食品安全;微生物;检测;分子生物学;免疫学;代谢学;PCR;干片;恒温扩增
1、分子生物学
11基因芯片技术。基因芯片,即DNA微探针阵列Microarray,是生物芯片的一种。基因芯片技术是在分子生物学与微电子技术等发展基础上,将标记了的基因探针与芯片上寡核苷酸点杂交后,用激光共聚焦荧光检测系统等对芯片进行扫描,来确定是否存在一些特异的微生物。理论上讲,基因芯片技术可以在一次实验中检测出所有潜在的致病原,也可以再同一张芯片上检测出某一致病原的各种遗传学指标。基因芯片在数据处理和信息提取过程中,需要对图象中杂交样点进行精确定位,因为样点自动识别的结果将会对芯片检测结果的精度和准确性产生很大影响。
1.2基因探针技术。基因探针技术依据2条碱基互补的DNA链在适当条件下互补形成稳定的DNA.RNA或DNADNA链的原理,通过DNA探针与待检样品之间是否形成杂交分子,从而判定样品中是否存在某种微生物。从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诞生开始,美国和法国等很多国家已普遍运用。最近设计的DNA指纹图谱自动分析系统,由于引入了化学发光标志物,将会更好的对得到的图谱与核酸碱基进行比较,最终得到对微生物的鉴定。
2、免疫学
21免疫荧光技术。免疫荧光技术就是先通过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然后在荧光显微镜下来鉴别细菌的一种技术。具体操作方法是:首先把受检标本测定其中的抗体或抗原和酶标抗原或抗体按不同的步骤与固相载体表面的抗原或抗体起反应。然后用洗涤的方法使固相载体上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其他物质分开,最后结合在固相载体上的酶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成一定的比例。加入酶反应的底物后,底物被酶催化变为有色产物,产物的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直接相关,故可根据颜色反应的深浅给受检物质做定性或定量分析。由于免疫法有较高灵敏度,样品经增菌后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检出度,抗原和抗体的结合反应可在很短时间内完成。
f22酶联免疫吸附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其实是免疫荧光技术和放射免疫技术的结合,其原理是将抗原或抗体吸附于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