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教学设计
【教学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学习三角函数线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
探索、发现并推导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强化题目的训练,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的运用,会进行简单的求值、化简、恒等证明,使学生深刻体会联系变化的观点,自觉地利用联系变化的观点来分析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掌握寻找数学规律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及其推导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余弦公式进行求值、化简、证明【教材分析】这节内容是教材必修4的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第一节,是高考的重要考点,历年高考必考内容。教材在学生掌握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概念、三角函数线,向量的坐标和数量积的坐标表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在教科书中采用了一种易于教学的推导方法,即先借助于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推出α,β,α-β均为锐角时成立.对于α,β为任意角的情况,教材运用向量的知识进行了探究.【学情分析】本课时面对的学生是高一年级的学生,数学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正处于高度发展的时期,学生对探索未知世界有主动意识,对新知识充满探求的渴望。他们经过半个多学期的高中生活,储备了一定的数学知识,掌握了一些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为本节课的学习建立了良好的知识基础。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
(1)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1
f(2)三角函数线
(3)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ababcos
若a(x1y1b(x2y2,则abx1x2y1y2
提出问题:问题1:等式cosα一β=cosα一cosβ成立吗?请举例验证
问题2:如果已知si
αcosαsi
βcosβ如何计算cosα一β?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推导过程:
如图所示:单位圆上,r1
可设op1a(cossi
op2
b
(cossi
a1,b1
则有abcoscossi
si
ababcos
coscoscossi
si
因为
故coscoscossi
si
实际上,当为任意角时,由余弦函数周期性,奇偶性和诱导公式,总可以找到一个角都可转化02,使coscos。
综上所述,coscoscossi
si
,对于任意的角都成立。
验证公式:
cos300
cos900
600
,诱导公式c
os
2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