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质量30条)解读
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刘贵芹是《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质量30条)起草小组组长,他结合3月23日闭幕的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精神,在2012年度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形势任务报告会上对“质量30条”做了解读:
为了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教育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教育部决定研究制定《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这个《意见》就是要把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进一步转化为具体的政策和举措,围绕着高等教育承担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提出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30条具体措施。一、文件分六部分1第一部分:提高教育质量的总体要求(12条)2第二部分:提高教育质量的政策措施(311条)3第三部分:增强科研能力、服务社会、推进文化创新(1218条)4第四部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措施(1925条)5第五部分: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2628条)6第六部分:经费保障(2930条)二、从七个方面解读1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首要工作(1)夯实教学为核心的理念,强调四个理念:第一,强调高校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美国几个一流大学的校长前几年写了《回归大学之道》,就是强调高等教育的使命、责任就是培养人,因为其他三项职能其他社会机构都可以做,但唯独人才培养是我们的根本使命,所以我们要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
1
f第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人的社会需求作为检验办学的主要标准。第三,建立德育为先、能力为主、全面发展的人才观。素质教育内涵的拓展。原来素质教育的内涵是: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现在拓展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并对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都作了界定。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善于探索的创新精神,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第四,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2)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是要继承好的方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高等教育教学方面有很多好的方法,但是这几年弱化了,比如集体备课,开新课、新教师开课都要集体备课,这才能够提高教学的质量。倡导教研室基本教研活动。二是我们要小班化教学,这是非常重要的。(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方面教育部正在推进“一基础四卓越”的计划:“一基础”就是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计划,在19所“985”高校中实施,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