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循环实践与修改,这套教材在内容上基本能反映出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趣味性,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在形式上,相对国家级教材而言,更注重其活动性、多样性,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五、课题成效(一)明确了小学生健康生活习惯养成教育的指导原则1、坚持生活习惯养成教育的生活性原则从学生现实日常生活中选取习惯养成教育的主题(内容),在学生的日常真实生活中进行习惯养成教育,并把养成的良好习惯应用于学生自己的日常生活之中。2、坚持生活习惯养成教育的主体性原则
7
f在整个习惯养成教育中,自始至终以学生为主体,一方面注重诱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情感,另一方面注重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积极情感、向上心态来驱动自己自觉反复“实践-体验”的无穷毅力。3、坚持生活习惯养成教育的整体性原则教育内容按按“总体目标-年段目标-个体差异性目标”的层次构成教育目标体系,养成教育途径与方法依内容目标各异而选用,并为达标服务。途径与途径,方法与方法,方法与途径相结合,有机统整,形成整合型的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体系,利用三个体系(内容、目标、策略)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成一个整合性的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整体。(二)摸索了小学生健康生活习惯养成教育的指导方法1、情境熏陶法教育情境(氛围)是软教育因素,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在身心健康习惯的养成教育中,应自觉、有计划地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民主、和谐的教育或教学情境(氛围)。例如,励志、修身、求知、健体的校铭;尊师、爱校、勤学、守纪、乐群、合作、利他、克己的校风;敬业、爱生、奉献、严谨、探求的教风;勤学、善问、博闻、务实、自信、创新的学风等,生活在这样的情境(氛围)中,能够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良好风气的熏陶和影响。情境熏陶法的影响作用是根深蒂固的、长久的,甚至是终生的。2、行为训练法行为是习惯的表征。因此,进行行为训练时,我们要求教师:⑴坚持高标准、严要求;⑵郑重其事地抓好第一次;⑶要持之以恒,不怕有反复;⑷多鼓励,不责罚;⑸形式要多样;⑹可按下列程序进行:行为示范-尝试练习体验要领-反复训练互相展评-及时矫正持续训练。3、情绪疏导法习惯养成过程是一个好习惯与坏习惯作斗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好习惯由不稳定逐渐向稳定性转化,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情绪非常容易产生波动,积极的情绪往往易被阻塞。为此,课题组采用榜样引领,同伴效应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