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表面洒水湿润。224开始摊铺的前一天要进行测量放样,按摊铺机宽度与传感器间距,一般在直线上间隔为10m,在平曲
f线(匝道)上为5m,做出标记,并打设好厚度控制线支架,根据松铺系数算出松铺厚度,决定控制线高度,挂好控制线。用于摊铺机摊铺厚度控制线钢丝的拉力应不小于800N。225下层半刚性基层施工结束至少7d并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上层半刚性基层的施工。两层基层施工间隔不宜长于30d。226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和计划,同一路段左右幅施工时间尽可能错开,避免养生期间通车现象的发生。养生完成的路段也应对施工车辆的通行进行控制。227正常路段的底基层、基层每天应连续施工,尽量减少施工接缝,桥头施工要求一次成型。23混合料的拌和231开始拌和前,拌和场的备料应至少能满足3~5d的摊铺用料。232每天开始搅拌前,应检查场内各处集料的含水量,计算当天的施工配合比,外加水与天然含水量的总和要比最佳含水量略高。同时,在充分估计施工富余强度时要从缩小施工偏差入手,不得以提高水泥(二灰)用量的方式提高路面基层强度。233每天开始搅拌之后,按规定取混合料试样检查级配和水泥(二灰)剂量;随时在线检查配比、含水量是否变化。高温作业时,早晚与中午的含水量要有区别,要按温度变化及时调整。234拌和楼出料不允许采取自由跌落式的落地成堆、装载机装料运输的办法。一定要配备带活门漏斗的料仓,成品混合料先装入料仓内,由漏斗出料装车运输,装车时车辆应前后移动,分三次装料,避免混合料离析。235底基层表面高出设计标高部分应予刮除并将刮下的稳定碎石扫出路外;局部低于设计标高之处,不能进行贴补,必须将其挖除重铺。24混合料的运输241运输车辆在每天开工前,要检验其完好情况,装料前应将车厢清洗干净。运输车辆数量一定要满足拌和出料与摊铺需要,并略有富余。242应尽快将拌成的混合料运送到铺筑现场。车上的混合料应覆盖,减少水分损失。如运输车辆中途出现故障,必须立即以最短时间排除;当车内水泥稳定混合料不能在水泥初凝时间内运到工地摊铺压实,必须予以废弃。拌和好的二灰混合料不得过夜,应当天碾压成型。25混合料的摊铺251摊铺前应将下结构层表面洒水湿润。252摊铺前应检查摊铺机各部分运转情况,而且每天坚持重复此项工作。253调整好传感器臂与控制线的关系,严格控制基层厚度和高程。基层(或底基层)压实厚度大于25cm时,要求分二层摊铺,且需对下一结构层表面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