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人由于不熟悉企业文化,缺乏适应企业管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素质,无法在企业的环境里找准自己的位置,很好地发挥自己的才干,最终不是抄掉企业就是被企业淘汰。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除了改革考试方式和考评标准外,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在教学全过程渗透企业文化,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培养职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适应社会、企业,并在社会、企业中生存发展的能力。实训教学可以很好模拟、再现企业管理模式,只要设计合理,操作严谨,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2.事业发展的需要,应使学生懂得企业管理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与各专业领域方向相适应的文化水平与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专业领域方向的技术知识,具备相应实践技能以及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的生产第一线高技能人才。他们是服务业、制造业的主要力量,就制造业而言,其具体定位应为技术工人、班组长,经过一段时期的学习、磨炼可成长为技师、项目经理、车间主任等。高职毕业生经过一两年的努力可承担班组长之职。班组长作为企业中最基层的负责人,既是企业生产管理的直接指挥者又是企业生产的直接参与者,在企业生产中肩负着班组作业的计划、组织、控制、协调、指挥以及各项行政管理工作。班组长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车间的整个工作,它关系到企业基础工作的建立和完善。班组长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班组长的职能决定其既要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又要懂管理。实训教学可含盖班组作业
2
f的全部,是培训班组长的有效途径。当代社会的激烈竞争,使企业越来越重视创新和团队合作精神,它要求员工们
在创新中求发展,竞争中求合作。不论是创新意识还是团队协作精神,都可在实训中按企业管理模式进行训练,从而强化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
四、实训教学企业化管理模式的构建
1.企业管理的职能、内容和方法企业管理是指企业在一定的经济关系支配下,为了有效实现预期目标,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企业管理的目的在于达到企业的预期目标,整个管理过程就是向目标逼近的过程;企业管理的对象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人、财、物、时间、信息等各种资源;企业管理的职能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这些职能构成了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企业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生产管理、经营管理、人事行政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组织领导等。生产管理又包含技术管理、安全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和物资管理等。企业管理方法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