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部歌剧里表露无遗。高音、中音及低音等的完美结合,器乐的组合等都很好地为这部歌剧注入了生命力,使其成为经典的艺术作品。
三、民族性
用德语演唱的《魔笛》是在莫扎特生命中的最后一年写作的。生活窘迫、疾病交加,抑郁不得志的作曲家当时的精神处于极度绝望的境况。虽然如此,但莫扎特的创作热情仍很高,所以当维多剧院的经理席卡内德提出请他为一部德语歌剧谱曲时,他很快同意了。并且,这部歌剧中,散发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浓郁的民族气息。整部歌剧透着庄严、肃穆的气氛,据说本剧的创作动机与共济会有关,莫扎特本人及大部分剧院成员都是这个组织的成员。1790年,莫扎特的保护人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二世逝世后,
f玛利亚女王的政府禁止并且镇压共济会的活动,固这部歌剧以童话的形式加以掩盖,象征性的揭露了当时的社会形态。莫扎特的歌剧《魔笛》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他借用该歌剧影射当时奥地利封建政权愚弄人民并镇压“共济会”的行径。反映了以黑暗夜女王为象征的封建势力最终必定要灭亡,而以光明为象征的启蒙思想最终必定会胜利。莫扎特塑造了“黑暗王国”的领袖夜女王影射当时的奥地利皇后和“光明之国”的领袖萨拉斯特罗这两个对立面,通过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来揭示本剧的主题思想。他指出,真理是不可战胜的,胜利终将属于最勇敢的人,美德和智慧将永放光芒!他把这些写进了最后一段的合唱中。这些都很好地体现了这部歌剧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息。艺术是没有国界的,但是艺术家却有着自己的祖国。所以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往往会把自己的爱国热情倾注到自己的作品中,而这,恰恰为艺术作品增添了血肉,使其得到升华,使音乐作品更具有意义,更具有存在的价值。《魔笛》正是如此,莫扎特以童话的形式,影射当时的社会形态,具有了政治的色彩,那么,它就不止是一部简简单单的歌剧了。它作为一部歌剧诞生,同时又是社会的产物,担负着一定的历史使命,这一切,使它成为不朽的杰作。
四、后记
莫扎特在创作这部歌剧的时候,已是晚年,经济条件每况愈下,身体也越来越糟,常常求助于朋友。但是这样的困境并没有使他的创作热情冷却,这应该得益于他的童年生活。被誉为神童的他,从小就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头上笼罩着光环,因此,他有着一个的一二快乐的童年。正因为幼时的经历给了他乐观向上的心态,即使晚年时穷困潦倒,他也能坦然面对,依然不失自己音乐的优美轻快特色。莫扎特的歌剧音乐具有优美轻快、音乐形象丰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