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A.各学科教学B.政治课C.班主任工作D.共青团活动2.能较全面地反映被评价者的品德情况,且应用较广的品德评价法是A.加减评分法B.操行评语法C.评等评分评语综合测评法D.模糊综合测评法3.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A.发展性功能B.个体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D.社会性功能4.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最高境界是A.德育的政治功能B.德育的生存功能C.德育的发展功能D.德育的享用功能。。。。
A.政治教育B.思想教育C.道德教育D.心理健康教育10.注重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塑造培养,属于德育内容中的。
fA.政治教育B.思想教育C.道德教育D.心理健康教育11.“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符合A.智育过程B.德育过程C.心理咨询D.教育学生12.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识辨能力,属于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13.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属于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14.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体现了德育原则的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规律。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f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18.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育过程中最一般、普遍的矛盾。A.学生已有品德水平B.教师的道德教育水平C.学生被期望的品德发展水平D.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19.德育应坚持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所以要以A.只用说服法就可以了B.适当体罚也可以C.说服教育为主,辅以纪律约束D.纪律为主,说服为辅20.儿童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是有规律性的,大致是从自我中心发展到“他律”,再从“他律”发展到“A.自我调控B.自我监督C.自律D.自我疏导21.教师运用英雄人物的形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种方法属于A.说理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陶冶教育法D.实际锻炼法22.通过谈话、讨论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方法属于A.情感陶冶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说服教育法23.进行德育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