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题【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革命变革?】
第一,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近代德国古典哲学的积极成果,创立了实践的、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
第二,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积极成果,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英国古典经济学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探索了劳动、分工等,分析了资本主义各主要阶级之间的关系。马克思在这个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积极成果,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空想社会主义又称乌托邦社会主义,它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矛盾和罪恶,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非正义性、不合理性,指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提出了未来社会主义的理想。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成果,把它奠定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第四,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法国复辟时期历史理论的积极成果。法国复辟时期的历史理论对阶级斗争进行了历史考察,初步揭示了阶级斗争和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马克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
因此,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开辟了人类认识社会和研究社会的新时代。
【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概括和总结,它揭示了隐藏在社会
科学活动中的表征人类科学的最基本特性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实现机制,因而对各门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
其特点主要有:首先,社会科学方法论不同于一般研究的技术手段,即具体的研究方法,它以哲学观点为根本的前提。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演变逻辑,即从形而上学辩证法唯物辩证法(即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等均可以看出其与哲学观点的紧密相关性。其次,价值中立性与非中立性。社会科学要求科学的实际分析过程必须排除价值的干扰,从而保持科学认识的客观性和中立性,但是人们即使是在选择事实时也有价值的因素在起作用,因而就无法避免的带有主观性。再次,整体性与个体性。人的存在形式的两级是社会与个体,既至大于类、至小于个人。在人的实践活动和理论活动中,如何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永恒主题。一直以来,社会科学方法论存在着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对立。最后,社会科学方法论与自然科学方法论的可通约性与不可通约性。社会科学方法论是相对于自然科学方法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