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觉:(1)运动觉又叫动觉,感受身体运动状态、位置变化。2)平衡觉又叫静觉。(3)机体觉2、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关系:成反比关系3、感觉间的相互作用:一种感觉的感受性因其它感觉影响而发生变化的影响。变化的规律是微弱的刺激能提高另一中感觉的感受性质。而强烈的刺激则降低另一种感觉的感受性质。
4、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联系:同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5、知觉的特征: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6、影响注意稳定性的条件:(1)刺激物的强度和持续时间(2)刺激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确定性(3)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的多样化注意广度(1)知觉对象的特点(2)活动任务与知识经验注意分配(1)所从事活动的熟练程度(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性质相关
区别:概念上
f注意转移(1)原来活动吸引注意的强度(2)新事物的性质与意义(3)事先是否具有转移注意的信号7、影响识记的因素:(1)识记的目的越明确,识记效果越好(2)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不同,识记的效果也不同(3)不同分析器对识记的效果的影响是不同的(4)主观心理条件(诸如知识经验、意识倾向、情绪、意志等因素也影响着识记效果(5)识记活动的性质(如技能学习与抽象知识的学习,由于活动性质不同,识记的效果也不同)8、思维的过程:(一)分析和综合(二)比较与归类(三)抽象与概括(四)系统化与具体化9、创造性思维的特征:(1)思维与想象的有机统一(2)与创造活动相互联系(3)常有灵感出现(4)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相结合(5)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的统一10、问题解决的阶段:(1)提出问题(2)分析问题(3)提出假设(4)检验假设11、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人的知觉特点(涉及问题情境与问题表征方式)(2)定势与功能固着(3)已有知识经验(4)情绪与动机(5)个性因素12、创造想象对活动的意义:是学生创造学习的基础,也是他们现在和将来从事创造活动的基础13、言语的种类(1)外部语言口头语言(对话语言独白语言)书面语言(2)内部语言三应用1、运用感知觉的规律提高直观教学的效果(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正确运用直观性原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引起学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知觉,从而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领会、理解、掌握,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按照知觉的组织原则,正确组织直观,才能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