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一种为膳食铁,另一种来源是红细胞衰老解体释放的血红蛋白铁(20mg左右)。人体内每天参与周转的35~40mg铁中,来自肠道吸收者仅为05~15mg,体内贮存铁在维持血浆铁水平稳定方面起重要作用。成年男性体内贮存的铁约为1g,也有多达2g者。生育年龄的妇女,因月经或分娩,铁的丢失增加,贮存铁较少或没有。肝脏是合成铁蛋白、运铁蛋白和储铁的重要器官,正常情况下,体内贮存铁的1/3存在于肝脏中,肝脏中的铁绝大部分(约04g)存在于肝细胞中,小部分在肝星形细胞(枯否细胞)中。在红细胞生成增多需要释放贮存铁时,肝也参与铁进入与输出红细胞的双向运输过程。骨髓与骨骼肌含有一定量非血红蛋白的铁,正常情况下骨髓所贮存的总铁量约为300mg,占全身贮存铁的1/3~1/5。骨骼肌中非血红蛋白的浓渡,虽然不高,但其总铁贮存量几乎相当于肝脏。三、铁缺乏及缺铁性贫血详见第八篇“营养缺乏与过量”。当体内缺铁时,铁损耗可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铁减少期(ID),此时贮存铁耗竭,血清铁蛋白浓度下降。第二阶段为红细胞生成缺铁期(IDE),此时除血清铁蛋白下降外,血清铁也下降,同时铁结合力上升(运铁蛋白饱和度下降),游离原卟啉浓度(FEP)上升。第三阶段为缺铁性贫血期(IDA),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e)下降。长时间的铁的负平衡,致使体内铁贮备减少,以致耗尽。体内铁缺乏,引起含铁酶减少或铁依赖酶活性降低,使细胞呼吸障碍,从而影响组织器官功能,出现食欲低下,严重者可有渗出性肠病变及吸收不良综合征等。铁缺乏的儿童易烦躁,对周围不感兴趣,成人则冷漠呆板。当血红蛋白继续降低,则出现面色苍白,口唇粘膜和眼结膜苍白,有疲劳乏力、头晕、心悸、指甲脆薄、反甲等。儿童少年身体发育受阻,体力下降、注意力与记忆力调节过程障碍,学习能力降低现象。婴幼儿与孕妇贫血尚需特别注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及胎儿死亡与孕早期贫血有关。铁缺乏尚可损害儿童的认知能力,且在以后补充铁后,也难以恢复。铁缺乏也可引起心理活动和智力发育的损害及行为改变。
f铁缺乏可出现抵抗感染的能力降低,已有研究表明,缺铁可使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免疫反应缺陷,淋巴细胞转化不良,中性粒细胞功能异常,杀菌能力减弱等。经铁治疗能恢复正常反应。四、过量危害与毒性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体内的铁量的增加,可使铁在人体内贮存过多,因而可引致铁在体内潜在的有害作用,体内铁的储存过多与多种疾病如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