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人群营养
生命的发生、发展到衰老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为便于认识和理解营养与生命发生发展的规律,常常将生命的过程按照生理特点分成不同的阶段,如婴儿、幼儿、学龄前、学龄及青少年,成年及老年。本篇讨论不同人群的营养需要和膳食指南,包括不同生理状态的人群,身处特殊环境或从事特殊作业的人群。
第一章孕妇乳母营养与膳食
孕妇乳母是指处于妊娠和哺乳特定生理状态下的人群,孕期妇女通过胎盘转运供给胎儿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经过280天,将一个肉眼看不见的受精卵孕育成体重约32kg的新生儿。乳母必需分泌乳汁哺喂婴儿,并保证6个月以内婴儿的全面的营养需要。与非孕同龄妇女相比,孕妇、乳母生殖器官以及胎儿的生长和发育、乳汁分泌,都需要更多的营养。孕期哺乳期营养干预和指导是公共营养工作的重要内容。
第一节孕妇营养与膳食
孕期营养不良对妊娠结局和母体产生多种影响。对胎儿的影响主要包括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停滞,宫内发育迟缓,其结局包括:①早产及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增加;②胎儿先天性畸形发生率增加;③围生期婴儿死亡率增高;④影响胎婴儿的体格和智力发育。
近年来,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受到特别关注。研究证实低出生体重新生儿与成年后高血压、糖耐量异常发生率增高有关,是除吸烟、饮酒和其他危险因素外的独立危险因素。①低出生体重人群成年后易发生糖耐量减低、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②血压与出生体重负相关,这一相关性贯穿于儿童期、青年期以及成年期的各阶段;③有文献报道出生体重2500g者的冠心病发病率18,而出生体重3000g者,冠心病发病率4。
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的相关因素包括:孕前母体体重和身高不够、母体孕期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孕期增重不够、孕期血浆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低下、孕期贫血、孕妇吸烟或酗酒等。
一、孕期生理特点及代谢的改变与非孕妇女不同,孕期妇女生理状态及代谢有较大的改变,以适应妊娠期孕育胎儿的需要。随妊娠时间的增加,这些改变通常越来越明显,至产后又逐步恢复至孕前水平。(一)孕期内分泌的改变母体内分泌发生改变的目的之一,是对营养素代谢进行调节,增加营养素的吸收或利用,以支持胎儿的发育,保证妊娠的成功。1母体卵巢及胎盘激素分泌增加胎盘催乳激素可刺激胎盘和胎儿的生长以及母体乳腺的发育和分泌;胎盘催乳激素刺激母体脂肪分解,提高母血游离脂肪酸和甘油的浓度,使更多的葡萄糖运送至胎儿,在维持营养物质由母体向胎体转运中发挥重要作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