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问题,柏拉图的理念论具有很强的伦理色彩,他说现实世界太阳是主宰,理念世界善是主宰,所以究竟那些肮脏的东西有没有理念,柏拉图不敢肯定。按照每一类事物都应该有一类事物的理念来说,那么无论什么东西无论好坏都应该有理念,但是要按照他的善作为主宰的这套具有伦理色彩的体系来说,他又不能容忍恶的东西。恶不是实实在在的存在,是善的缺失。也就是说一个不完满的世界。总而言之,在柏拉图这已经遇到一个问题…理念的普遍性。
第二个问题:理念的分有问题。事物的存在是因为分有了理念。那么柏拉图就问了,他通过巴门尼德问他自己,说究竟事物分有理念,还是分有理念的整体,还是分有理念的部分我们说一个杯子,分有杯子的理念。那么是分有杯子的理念的整体,还是杯子的理念的部分。如果一个杯子分有理念的整体,我们大家有很多杯子就有了很多个杯子的理念。理念不是统一的。如果它分有的是理念的部分,每个杯子分有的都是部分,理念仍然还不是统一的。就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具体事物和理念。究竟实际上我们要探讨下去那个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究竟是怎么发生,怎么存在的。
第三个问题:我们说理念是什么理念就是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其实就是共性。所有的花有花的共性,我们把这种相似性就提出来了理念。但是柏拉图继续问:说那花的事物和花的理念之间有没有相似性如果要有就还要有第三者,依此类推可能就找不到终点。
四、理念论的影响
(一)积极方面柏拉图的理念论影响了后世的唯心主义的诞生,可以说他是唯心主义的开山鼻祖,也是
唯心主义的首领和导师。他对后世唯心主义有影响,这并不是说柏拉图把理念世界和事物世界完全地对立起来了。我认为,柏拉图的理念论,确切说来,他所说的理念和事物,并不是相互分离而互不联系的。理念世界和事物世界相互联系,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是事物的共相,也是事物摹仿的模型。在柏拉图那里,只不过是认为理念是先于事物(或者是物质)的,但并不否认理念与事物的联系。所以说,后世一些哲学家称柏拉图是二元论者,我认为是不确切的。只不过,柏拉图的后继者们,把理念世界和事物世界之间的矛盾加深了。例如,柏拉图的弟子中有一个以麦加拉城邦为活动中心的学派,即麦加拉学派,他们坚决鼓吹理念与事物是相互分离和对立的,他们使得客观物质世界在理念世界面前黯然失色并完全消失,并认为物质世界只不过是每个人心中理念的产物。这是一种明显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把事物世界的诞生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