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检查(QI)以某些方法来试验品质,并将其结果与品质判定基准比较,以确定各个物品为良品或不良品或与批定基准相比较以判定它是否合格。
精品文档
f精品文档
11、全面品质管制(TQC)将一个组织内各单位的品质开发、品质维持、及品质改进的各项努力整合起来籍以使行销,工程,生产与售后服务能以达到最经济的水准,使顾客完全满意的有效制度。12、全面品质保证(TQA)以顾客为导向从企画,执行、检查到回馈;包含了公司所有的部门及所有的成员不断地追求品质改善,依循零缺点的保证而成为习惯的一种方式。13、质量指某一项产品或服务整体之特征,包括产品或服务明显和潜在之要求。14、抽样检验从群体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经过试验或测定以后以其结果与判定基准相比较,再利用统计方法,判定以群体是合格或不合格的检验过程,称为抽样检验。15、严重缺点(CR)有危害使用者或携带者之生命或财产安全之缺点,谓之严重缺点。16、主要缺点(MA)丧失产品主要功能,不能达成制品使用目的的缺点,谓之主要缺点。17、次要缺点(MI)——某一实体只存在外观上的缺陷,实际上不影响产品使用目的之缺点,谓之次要缺点。18、检验项目般产品有多种特性,而这种些品质特性所指定的检验品质项目,谓之检验项目。19、不良品如果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检验项目不合乎规格时,则这一实体即为不良品20、良品全部的检验项目都合乎规格的产品,即为良品。21、全检群体中每个产品每个项目都检验,谓之全检。22、巡检根据所制定的各项标准,对某一生产或服务过程依检验频率定时巡回检验。23、限度样品当产品的缺点需作比对,判定其有未超出样品的界限,从而缺点是否合格。24、矫正措施异常已经发生,采取各种方法作事后补救。25、预防措施异常尚未发生或对在的异常作防范工作。
精品文档
f精品文档
26、持续改善没有问题发生但仍有改善的空间。(二)(二)、品质管理的历史演变阶段。(三)1质量检验阶段QC19201940年a特点:专职检验工人按照技术文件的规定,采用各种检测技术,对产品进行各项检验和试验,作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断,才能保证到达用户手中的产品都是合格产品。b优点:不合格产品通向市场之路被切断。c局限性:能够“把关”,不能“预防”。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SQM19401960年a特点:将数理统计方法运用于质量控制中。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统计手法如排列图、柏拉图等通过统计手法来获得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