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逐步淡出了城市,新一代的农民工又不断的向城市涌进,这个庞大的群体与老一辈有着不同的成长环境和教育,他们的思想和所面临的城市环境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而言迥然不同,从表一中我们可以看到相对于老一辈的农民工而言,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水平有一定的提高,在我们的调查中仅151为小学文化水平而初高中的比例相对较高,占样本的832,此外城市居民观念的变化、用人单位看法的改变以及政策的改变对其生活都会造成影响,那么在这样一种不同的环境下,新一代农民工的生存状况如何呢?本部分就将从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工作状况、思想状况、城市居民和用人单位对他们的评价以及政府政策对他们的影响进行分析。1、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工作状况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工作状况在新的环境背景下,我们通过调查发现新生代农民工虽然有着与父辈不同的教育背景和城市环境,但是其生活仍然是处于底层状态。从图11中我们可以看出,新生代农民工所从事的工作大多数仍然为一般操作人员(占543),较少的人为技术工即
8
f所从事的工作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占162)和基层管理人员即拥有较少管理权力的底层领导者(占118)。而且他们的工作时间都较长,在样本中,大多数农民工的工作时间都超过了8小时,其中810小时的占3931012小时的占379,还有32的人的工作时间超过了12小时(见图12)。从工作的休息时间看(见图13)大多数人一周可休息一天,,占样本的522,接着是207的人反映可以休息一天半,137的人反映可休息2天及以上,但仍有92的人反映不能休息,此外不可忽视的是青年农民工的工作条件还是比较差的。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看到相比于传统的农民工,青年农民工的文化层次相对较高,因此有些青年农民工所从事的工作相对与其父辈来说层次也会较高,正如上面所说的有一部分农民工已经开始逐渐从事一些技术工和基层管理工作,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多数青年农民工仍然从事着较低层的操作性工作。可见与其父辈时高中生一般都从事管理工作而较少从事生产操作性工作不同,青年农民工虽大多拥有初高中文化水平,但仍然要从事操作性工作,从生产力的角度看,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必然有助于生产力的发展,也有利于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变,为我国企业生产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供了一定基础。当然在此基础上,如果能够加强对这些相对来说具有较高素质的青年农民工予以一定的培训,则在一定程度上将更有利于生产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