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分回梗概(▲为重点)转帖【小说结构】1百回整体框架
全书120回,呈“208020”的叙事整体框架。前20回写东汉之乱;后20回写三国归晋;中间80回写三国纷争。120回的整体结构中,两大叙事转折。即:
第一回“桃园结义”到第十九回“白门搂吕布殒命”交代背景,削尽枝蔓,以便集中笔墨写中原逐鹿。第二十回“曹阿瞒许田打猎”把叙事焦点转向曹、刘,故第二十回“煮酒论英雄”,实现叙事的第一大转折。第一百零一回“出陇上诸葛妆神”,一百零三回“五丈原诸葛禳星”,一百零四回“殒大星汉丞相归天”,是全书第二大转折,写诸葛亮之死,三国局势,急转直下,最后三国归晋。
吕布之死,意味着群雄之争,归于曹、刘、吴三人之争;诸葛亮之死,意味着英雄时代的结束,天下落于司马氏之手。2十回推进谋略
每十回一小转折是章回小说叙事的基本谋略,即每十回集中描写一人,余则虚写。第一个十回写董卓。第九回“除凶暴吕布助司徒”,既是董卓的结束,又是吕布的开始;第二个十回写吕布。第十九回“白门楼吕布殒命”,既是吕布的结局,又是曹操的开始;第三个十回写曹操。第三十一回“曹操仓亭破本初,玄德荆州依刘表”,曹操既定北方,转而写刘备……全书大致每个十回都集中写一人,以一人为实,其余为虚,层层推进,构成叙事大转折中的小转折。【“三国”简介】1“曹魏”: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官渡打败袁绍,统一北方。不久在赤壁大败,形成鼎力之势。曹丕在曹操死后逼汉献帝禅位,建立魏国。曹丕、曹睿继位,司马懿逐渐得势,并在高平陵政变中击杀大将军曹爽。司马懿之后,司马师,司马昭废曹芳,杀曹髦,后曹芳禅位于司马炎,曹魏亡国。2“蜀汉”:皇叔刘备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操,夺取荆州和益州。不久关羽被孙权杀死,刘备称帝伐吴,被陆逊击败。刘备在永安托孤给诸葛亮后死去。诸葛亮结好孙权,七擒孟获,六出祁山,为司马懿所困,在五丈原死去。姜维九伐中原,无功而返。不久,邓艾、钟会来攻,刘禅出降。
f3“孙吴”:孙坚之子孙策在周瑜等人的帮助下平定江东后遇刺身亡。继位的孙权联合刘备,在赤壁打败曹操。后来因为荆州问题与曹魏联合,设计捕杀关羽,并派陆逊大败来犯的刘备。不久孙权称帝建立吴国。孙权死后,孙亮、孙休、孙皓相继位,朝政动荡。孙皓暴虐无道。于280年为西晋所灭。【重要情节与主要人物】
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张飞;怒鞭督邮张飞;千里走单骑关羽;过五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