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危险源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了辨识公司范围内作业场所的危险源,对其进行科学评价和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保证公司生成经营安全平稳运行。第二条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生产活动中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等管理。第二章制度基本内容第三条职责1、公司主管安全负责人:批准公司A级危险源汇总表。2、生产部:负责监督管理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活动,并编制A级危险源汇总表。3、各部门:组织实施本单位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等工作。第四条危险源识别1、危险源分类:危险源分类主要有按照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及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等方法。2、危险源识别条件21辨识时应充分考虑三种状态,即:正常态:指正常、持续的生产运行;异常态:指生产的开车、停车、检修等情况;紧急态:指发生爆炸、火灾等重大突发情况。22辨识时应充分考虑三种时态,即:过去:过去的作业活动、系统或设备等安全控制状态及发生过的人身伤害事故和未遂事故;现在:作业活动、系统或设备等现在维护、改进、报废的安全状态;将来:可以预见的未来作业活动、系统、设备等即将产生的安全状态。23六种能量逸散类型,即:动能、势能、电能、物理能、化学能、生物能。24四种事故起因,即: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缺陷、管理缺陷。3、危险源识别方法31各部门按作业场所、设备、岗位辨识,并结合现场观察、查阅资料和记录、访谈等进行。32各部门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汇总后由员工代表和部门领导审议,并报生产部审定或备案。第五条风险评价方法风险评价方法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1、判定准则○危险性指数大于320的,确定为A级;○危险性指数大于等于160但小于等于320的,确定为B级;○危险性指数大于等于70但小于等于159的,确定为C级;○危险性指数大于等于20但小于等于69的,为D级;○危险性指数小于20的,危险性不大不列入等级。2、判定方法:作业危险性是下列三个因素的乘积:发生危险事件的可能性L;作业者在危险环境下的状况E;事故的可能后果C;危险指数WLEC
f第六条风险控制1、风险控制原则:风险控制措施应首先考虑风险消除的原则,然后再考虑风险降低的措施(降低风险概率,降低伤害潜在的严重程度),将使用个体防护措施做为最后的手段。2、A级危险源21对评价出的A级危险源,各单位部门要分析原因,实施纠正及预防措施。22依据《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