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国税务》:安徽省国税系统实行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的背景是什么?胡道新:税源专业化管理是税收管理客体的专业分类与税收管理主体的专业分工相统一的一种税源管理模式。我们实行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主要是基于税源发展状况和税收管理环境的深刻变化。一是纳税人的组织形式趋于复杂化。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纳税人数量急剧增加,其组织形式、运作方式日趋多元化、复杂化。跨国公司、集团企业、连锁企业等跨区域经营十分普遍,母子公司、总分机构等公司结构和管理体制飞速创新,税源管理面临高度的复杂性和诸多不确定性。税务部门很难摸清纳税人的创利方式、盈利水平和应税收入,甚至难以把握纳税主体、课税环节和纳税数额,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状况日益加剧,传统的税源管理方式难以适应企业组织形式和经济活动的深刻变化。二是纳税人的经营方式呈现多样化。很多企业既从事制造业,又从事服务业。从事制造业的很多企业,既从事传统制造业又从事高科技制造业;从事服务业的很多企业,既从事传统服务业又从事现代服务业。在企业跨行业经营十分普遍的情况下,单个税收管理员无法掌握企业的经营情况,就是一个地方的税务机关也难以全面掌握跨国、跨地区、跨行业经营的企业信息,从而有效管控税源。三是纳税人的管理手段日益现代化。近年来,信息集成系统充分发展,财务管理软件广泛应用,纳税人的经营核算呈现电子化、智能化的趋势,大大提升了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和财务会计核算质量。面对高度智能化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传统的税收管理方式难以及时、全面地对纳税人的经营状况和应税收入实施有效监控。四是纳税人处理涉税事务逐步团队化。许多企业成立了税务专业组织,组建了高素质的税务团队;有的企业设立了税务CEO,专门负责企业税收事务;有的企业聘请了专业化的中介服务机构,代办各类涉税事项。纳税人对税收事务的高度重视和专业应对,要求税务管理工作与时俱进。
《中国税务》:面对外部客观环境的变化,安徽省国税系统在税源专业化管理方面进行了哪些探索?胡道新:知新就要图变。在如何加强税源管理上,近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探索。2003年在芜湖等市国税局进行了“六个一”业务重组试点;2004年在全国率先实现征管数据省级集中;2005年启动大规模干部培训,组织岗位练兵和能手竞赛,培养专业人才;2006年开展解剖式调研评估,探索纳税评估方式方法;2007年启动数据仓库建设,实现信息共享,强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