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液态材料铸造成形技术过程
Ⅰ复习提纲
1、现代制造过程的分类(质量增加、质量不变、质量减少)。2、那几种机械制造过程属于质量增加(不变、减少)过程。第二章液态金属材料铸造成形技术过程1、液态金属充型能力和流动性的定义及其衡量方法2、影响液态金属充型能力的因素(金属性质、铸型性质、浇注条件、铸件结构)3、影响液态金属流动性的因素(成分、温度、杂质含量、物理性质)4、收缩的定义及铸造合金收缩过程(液态、凝固、固态)5、缩孔、缩松的定义,形成条件、产生的基本原因,形成部位及防止方法。6、铸造应力的定义及分类,产生的缺陷(热裂、冷裂、变形),防止和减少的措施。7、金属的吸气性及金属吸收气体的过程,主要气体(H2、N2、O2)7、偏析、宏观偏析、微观偏析、正偏析、逆偏析的定义及其消除方法。8、铸件可能出现那几种气孔(析出性、反应性、侵入性)及其定义9、熔炼的分类(按合金和熔炼特点)及熔炼的基本要求10、浇注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功能11、铸件冒口的定义、作用及设计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P51)12、冷铁的作用13、常用的机器造型和制芯方法有哪些?14、液态金属的凝固过程,顺序凝固、同时凝固的定义15、砂型铸造和特种铸造的技术特点(P52)16、常用的特种铸造方法有哪些?其基本原理和特点是什么?17、何谓金属的铸造性能,铸造性能不好会引起哪些铸造缺陷?
Ⅱ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1、缩孔、缩松铸件在冷却和凝固过程中,由于合金的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往往在铸件最后凝固的地方出现孔洞。容积大而比较集中的孔洞称为缩孔;细小而分散的孔洞称为缩松2、顺序凝固和同时凝固顺序凝固:采用各种措施保证在铸件上远离冒口或浇道的部分到冒口或浇道件之间建立一个递增的温度梯度,按照远离冒口的部分最先凝固,然后是靠近冒口部分,最后才是冒口本身凝固的次序进行。同时凝固:采取工艺措施保证铸件各没有温差或温差很小,使各部分同时凝固。3、宏观偏析、微观偏析微观偏析:微小(晶粒)尺寸范围内各部分的化学成分不均匀现象。

f


宏观偏析:较大尺寸范围内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4、流动性、充型能力充型能力:液态合金充满铸型型腔,获得形状完整,轮廓清晰铸件的能力。衡量充型能力可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