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掉成为系统分析员的念头吧!好!好!先请你冷静一下,好好想想,其实微软面试时就是在测你的智商和逻辑数学素质呢,这就是本节的标题为“天生神力”的原因,因为设计就是从无到有地进行创造,无论是软件还是其它行业都一样,可以有借鉴的,没有现成的,设计就是创造!如果你IQ在130以上,又决心要当一名职业软件系统分析员,其实你不过是要准备好吃更大的苦而已,有什么好虚荣的呢?r
修炼还是从基本功开始的,过程和成为一名职业程序员差不多。必须使用设计工具这一点是不用多说的。在工作中,你基本上遇到的是两类方式的设计,一个是结构化设计,另一个是面向对象设计,就个人经验而言,面向对象的设计更好。如果你工作中不得不采用结构化的设计,你必须熟练地掌握数据流图和控制流图的分析和设计,一般来讲,如果你把一个软件中用到的数据模型设计好了,针对功能化的流程,不难设计出数据流图,但下一步设计控制流图才是挑战,如果你按照需求走不通设计好的控制流图,那么你或别人在按照这个设计编程实现时,必定也走不通,没有奇迹会发生,还是在设计阶段严格要求吧,又有一点需要牢记:返工是最慢的。当你在进行控制流图的设计时,也不要妄想得到需求人员提供给你明确的指点,通常他们要是能够把需求的功能和操作次序写完整的话,你应该就感恩戴德了,从需求中整理出功能、操作的拓扑次序和条件是你作为系统分析员的职责。看看,要是没有一点图论的基础和拓扑学的入门知识,你是当不好一个职业系统分析员的,即使你天赋不错,必要的数学和逻辑素质仍然不可或缺。也不用气馁,永远没有最好的设计,只有更好的设计,反复地进行设计迭代,勇于推翻旧的设计,你将快速进步。如果你在工作中是采用面向对象进行设计的,那就更有利了,有关面向对象设计的书太多了,不用作者在此多费口舌,建议精读一本经典的书,比如北大邵维忠等编译的《面向对象的分析》,有些方法和技巧可能过时,但其逻辑的基本原理是非常正确的,其本质是,你在逻辑上是如何认识这个世界的,你就是如何设计软件体系结构的,然后读读其它书,触类旁通,自己创造机会多实践,成功自然会到来的,总之,不管是结构化设计还是面向对象设计,评价一下自己的软件系统设计方案吧,有好多指标呢,比如是否均匀和平衡?局部独立性强不强?有没有歧异的结构?有没有层次太多或太少?有没有某个层次太大、太广?是不是逻辑结构先复杂了再化简的?还是只会设计简单的,复杂不起来这一点是笨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