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受检验。无论是拿来的高校课程理论也好,还是自创的也好,都逃不出这个规则。某家某派的高校课程理论能否有效地指导我们的课程改革实践,除了进行可行性论证以外,最为可靠的做法是,选择一些规模较小的高校或者大学的一个局部先行试验,进行实证性研究。借此途,以期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理论,亦或谋求理论创新。笔者认为,此法既能体现高等教育研究中的科学精神,同时也不失为通向高校课程改革的捷径,故应大力倡导。展望之三:在应用研究上,探索高校潜在课程的设置、高校实践性教学的强化随着素质教育的纵深推进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社会各界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操作能力与动手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尤为凸显。缘此,加强高校潜在课程的研发和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成为当务之急。目前,尽管来自各界的呼声振耳,但我们在这方面的路数仍然不多,可谓我国当前高校课程改革实践中的“软肋”或“短板”。加强高校潜在课程、实践性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对于
4
f进一步推动高校课程改革的意义十分重大。展望之四:在技术研究上,关注网络技术在高校课程改革中的应用随着网络技术革命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方式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如何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以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课程改革?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不能说是处女地,但有待进一步研究与实践的空白处仍然较大。诸如,借助网络技术以延伸课程资源、革新课程呈现方式、虚拟实践性课程开发、网络课程及其教学质量的监控,等等。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海宁高校课程改革问题的提出与视角的选择J辽宁教育研究2004122叶红,等学分制实施过程中的高校课程改革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33王海骊等试论我国高校课程改革及发展趋势J中国冶金教育200524韩骅等增加学习的可选择性高校课程改革的重心之一比较中美三份教学方案的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445蒋晓虹关于高校课程改革的理性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3336.王倩校本课程开发与高校课程改革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刘春惠整合课程内容:国外高校课程改革的一种趋势J江苏高教200018.丛尤军,等我国高校课程改革及发展趋势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429.张雪兰论市场导向办学理念对高校课程改革的影响J高教探索2006410.王恒明我国高校课程改革对策浅议江苏高教J2000511.程祖德跨学科整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