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研究文献综述
陈金凤1(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新疆和田市848000)
摘要:本文归纳了近年来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向,分析了我国高校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诸如形式主义、盲目性、偏见性等。在此基础上,立足从研究不深或研究缺乏的地方延伸,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前瞻性展望。关键词:高校课程;改革研究;文献综述;研究展望
笔者自1991年从大学毕业,一直在大学里工作,虽说主要是从事行政事务,但自1998年始,从未间断本科教学,并有几年担任本科教学秘书的经历。因此,对高校课程改革或者说是变化(至少确切地说是对所在学校而言)有着深切的体会。特别是在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方面,其变化不可谓不大,全国皆然。高校课程改革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关注的课题。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高校课程改革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变革的关注焦点,关涉人才培养模式,关涉人才培养质量,直逼高教质量的核心话题。综观近年来国内高校课程改革的研究,笔者拟对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的走向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一番梳理,以图为进一步的高校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参考。一、近年来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向走向之一:从高等教育哲学的高度,取价值理念的视角对课程设置进行合理统合1.从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视角,坚持高校课程的人文取向,尊重学生主体精神,倡导课程的人文价值取向,注重课程的可选择性,增设个性化课程等。主要研究文献有:《国外高校课程改革的人文取向及启示》《人文素质教育观下的高校课程改革初探》《理工、、
1
作者简介:陈金凤(1967-),男,汉族,四川富顺人,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校长助理,副教授,西南大学2006级高等教育学博士生,主研方向是高等教育管理。1
f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若干问题研究》、《增加学习的可选择性高校课程改革的重心之一》、《关于高校课程改革的理性思考》等。2.从新人文主义或科技-人文主义视角,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肯定科技对现实变革不可取代的推动力,同时倡导人文的价值理想引领与终极关怀,注重课程的科技-人文二元结构,强调课程的互补性与平衡性,赏识通才教育或完人教育,增设综合化课程等。主要研究文献有:《高校课程改革与大学生科学和人文精神教育》《高等、教育与人文精神》《学校教育中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平衡与融合》《文化素质教育应、、确立全人教育理念》《英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