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劣势中国的经济起飞30年了,她的经济总量增长了八倍,占全球贸易份额的比例越来越大。现在中国已成为一个全球化力量非常强大的经济体。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表现的这么好,至少在现代的亚洲历史上,没有一个亚洲国家比中国表现更好。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性中国现在出口导致的固定资产投资对整个GDP的贡献率是80,这充分表明了中国是一个外向型的经济。我们可以看到,中国2006年的消费占GDP的比例只有36,可能很多人并不赞同我的观点,他们说中国有很多的消费者,你只要到上海的街上、北京的街上逛一逛就知道许多人在买东西。但是光靠上街看并不是我们经济学进行研究的方法,有很多的故事告诉我们,很多人在中国花钱。但是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国家,我们做宏观经济研究的时候,并不是要和飞机场上的行人进行沟通,然后就计算出一个精确的数字。中国的消费确实在大幅增长,但行业的发展大大领先于国内的消费,所以说中国GDP的增长是通过出口而非消费来推动的。温家宝总理说中国需要一个更加平衡的增长模式。事实上他已经提出了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这样一个挑战:表面上,中国的GDP增长非常强,但在这个表面之下,中国经济深层次的问题是不协调、不平衡的、不稳定的、不可持续的。我在这里提供的这些数字,就是为大家展示了温家宝总理这些观点的实际证据。中国现在对许多大宗商品需求旺盛,尤其是对石油的需求,但中国的生产成本很高,比如中国在石油能源使用方面是非常低效的,这是中国经济不稳定的一个因素,虽然中国经济已经占世界GDP的5。不协调在何处?银行的信用需要调整,中国需要在资本市场上做更大幅度的改革,这类似于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日本当时是一个投资型的社会,为了弥补二战之后造成的损失,重点是基础设施证券化。中国现在确实是一个投资主导型的社会,尤其是没有一个公司债券的市场,中国的资本市场不是非常的健全,现在是投资过剩,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问题。所以,我们觉得中国经济确实是非常不协调的,那么不可持续呢?我们看到世界上十大污染城市有七个是来自于中国,中国的环境问题非常严峻。发展中国家对于全球变暖是有不可推卸责任的,这是中国必须解决的、非常大的一个问题。我们再来看一下投资过剩。比如说中国的证券市场,我们不知道未来的情况,目前中国每天有20万新开户的股民,这个数字很大。他们为什么要买股票?他们带来的效果是什么?中国证券市场泡沫越来越大,风险越来越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