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大的关系。
扩声系统设计通常都从声场开始,然后再向后推进到功率放大器、声处理系统、调音台、直至话筒和其他声源。这种逐步向后推进的设计步骤是十分必然的。因为声场设计是满足系统功能和音响效果的基础,它涉及扬声器系统的选型、供声方案和信号途径等。只有确定扬声器系统才能进行功率放大器驱动功率的计算和驱动信号途径的确定,然后再根据驱动功率的分配方案进一步确定信号处理方案和调音台的选型等。
声场设计是扩声系统的基础,涉及系统最终的音响效果,但也是非常复杂繁琐的工作。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跃发展,现在可采用EASE3040以上版本的声学软件工具进行计算,最终可获得满足预期要求的声场设计报告。声场设计过程可能需要反复多次才能达到要求。
f声场设计的流程图
系统的技术要求
扩声系统的四要素是:响度与传声增益、稳定性、音质以及方向感。在设计时,必须满足这4个方面相应的技术要求。
(1)必须是立体声的声像效果。(2)必须从建筑声学和吸音装修后计算出混响时间是多少秒。(3)选用的器材的演绎重播效果必须失真要少。(4)动态范围要大、频响宽。最合理的布声,布四个频率声段高级演出音箱。这四频段便是:a高音频b.中音频c低音频d.超低频。足可满足多功能之演绎重播之需。设计的原则和目标:
1整个听众区声音分布要均匀,减少“死区”的存在。2整个听众区要有稳定的系统频率响应和均衡的音色。3提高语言清晰度和可懂度,讲话和演唱的每个词都要清楚,且要保证音乐伴奏
声不会喧宾夺主。4创造适当的“声场”,给音乐舒适的空间,使音响效果可以得到真实地表现。
系统的组成
扩声系统主要由音源、调音台、功放、音箱、周边设备几部分组成。至于系统电平,应满足以下原则:以调音台输出为基点,调音台后的各级设备,后者对前者其“口子”要大,至少要相等,以保证信号能顺利通过而不引入削波失真。系统设备之间含传声器的连线采用平衡方式最为有利,它可以提高抗干扰能力,减少
f外部噪音的引入。全系统的信噪比要等于或接近于调音台的信噪比,即调音台后各级设备不能引入噪声。
电扩声系统的设计思想设计思想与理念是音响系统设计的一条主线,它贯穿整个音响系统设计的全过程,系
统各个部分的内容与构成都紧紧围绕在这一主线而展开。就音响系统而言,要摆脱传统的从“工程到工程”的设计模式,而要提倡到从“工程到艺术”的设计理念,亦即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只有从“工程到艺术”所提出的系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