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心理学真题答案11
四、综合题共3题,每题30分81什么是工作记忆,请分析工作记忆各成分的功能。【参考答案】1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既有从感觉记忆转来的,又有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出来的。处于工作状态的短时记忆,或者在完成当前任务时起作用的短时记忆叫工作记忆。工作记忆是指信息加工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暂时存储和加工的、容量有限的记忆系统。21974年,Baddeley和Hitch在模拟短时记忆障碍的实验基础上提出了工作记忆的三系统概念,用“工作记忆”worki
gmemory,WM替代原来的“短时记忆”shorttermmemory,STM概念。工作记忆是一种对信息进行暂时加工和贮存的能量有限的记忆系统,在许多复杂的认知活动中起重要作用。3工作记忆分为三个子系统:语音环路:主要用于记住词的顺序,保持信息视觉空间模板:重要用于加工视觉和空间信息情境缓冲器:用来整合视觉、空间和言语信息中央执行器:类似于注意的中枢系统。主要用于分配注意资源,控制加工过程,这是工作记忆的关键成分。82下图是伍德沃德在一项研究中用的所有刺激,只在考察6个月大的婴儿能否认识到实验者的伸手动作是指向某一特定客体的即带有某种意图的动作,而不只是具体时间空间特征的动作。1婴儿观看某种包括两个客体的事件场景图1习惯化刺激:实验者从场景一侧伸出一只手并抓住客体a,反复重现这个动作直到婴儿习惯化2然后调换两个客体的位置,并以左右平衡的顺序重现两个测验事件图23。测验事件一:实验者依然把手伸向并抓住,与步骤1相同的客体a老客体事件。测验事件二,实验者把手伸向并抓住另一个客体b新客体事件。结果发现婴儿对新客体事件的去习惯化程度高于对老客体事件的去习惯化程度。试依照习惯化去习惯化范式分析该实验逻辑及其所得结果含义。
第1页共1页
f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A球B小熊B小熊A球B小熊A球图一:习惯化刺激图二:测验刺激图三:测验刺激实验结论证明,婴儿对新客体事件的去习惯化程度高于对老客体事件的去习惯化的程度。分析依照习惯化去习惯化范式,分析该实验的逻辑及其结果的意义。【说明:用文字取代图画的球和小熊。每个图从右下侧有只手伸过去,去拿A或B。选择的物品在图中用红色字体标注。】【参考答案】1“习惯化与去习惯化法”范式:给婴儿反复呈现同一刺激,若干次后,婴儿就会不再注意该刺激,或者其注视时间明显变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