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1简述静脉输液时空气栓塞的预防及处理
答1输液前注意检查输液器各连接是否紧密,有无松脱。穿刺前排尽输液管及针头内空气。2输液过程中及时更换或添加药液,输液完成后及时拔针。如需加压输液,应有专人守护。3发生空气栓塞,立即置病人于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该体位有利于气体浮向右心室尖部,避免阻塞肺动脉入口.随着心脏的跳动,空气被混成泡沫,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以免发生阻寒。有条件者可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抽出空气。4立即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提高病人的血氧浓度,纠正缺氧状态;同时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变化及时对症处理。
f2患者因COPD入院,入院后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12Lmim,15分钟后患者自觉症状好转,但2小时后患者自感空气不足、呼吸费力、胸闷、烦躁、不能平卧。查体:呼吸急促,胸闷,缺氧症状无改善,氧分压下绛,口唇及指(趾)甲床紫绀、鼻翼煽动等。此时,患者在吸氧时出现了哪种护理并发症?该如何预防与处理?
答:无效吸氧预防与处理:1.检查氧气装置、供氧压力、管道连接是否漏气,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吸氧前检查吸氧管的通畅性,将吸氧管放入冷开水内,了解气泡溢出情况。吸氧管要妥善固定,避免脱落、移位。在吸氧过程中随时检查吸氧导管有无堵塞、扭曲,尤其是对使用鼻导管吸氧者,鼻导管容易被分泌物堵塞,影响吸氧效果。3.遵医嘱或根据病人的病情调节吸氧流量。4.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分泌物多的病人,宜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5.吸氧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缺氧症状有无改善,如病人是否由烦躁不安变为安静、心率是否变慢、呼吸是否平稳、发绀有无消失等。并定时监测病人的血氧饱和度。6.一旦出现无效吸氧,立即查找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恢复有效的氧气供给。
3患者林某,有哮喘病史,子雾化吸入后5分钟,突然出现喘息或喘息加重,口唇颜面紫绀,双肺听诊有哮鸣音。此时患者发生了何种护理并发症?该如何预防与处理?
答:患者出现了雾化吸入后的哮喘发作。预防及处理:1.哮喘持续状态的病人,湿化雾量不宜过大;雾化的时间不宜过长,以5分钟为宜。2.湿化液的温度以30~60℃为宜。3.一旦发生哮喘应立即停止雾化,予以半坐卧位并吸氧,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有痰液堵塞立即清理,保持呼吸道通畅。4.经上述处理病情不能缓解、缺氧严重者,应予气管插管,人工通气。
4患者杨某突发心脏骤停,送医院后给予心肺复苏抢救,抢救110分钟后恢复自主心律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