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浅析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和基本内涵
作者:赵梅花来源:《戏剧之家》2015年第19期
【摘要】本文对我国近现代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幼儿教育思想进行研究,通过分析他的幼儿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形成过程和基本内涵,希望能够为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过程提供一定的助益。
【关键词】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形成过程基本内涵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19201
陶行知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一生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历经磨难和艰辛。在他逝世后,他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仍然受到我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是我国教育史永远的精神财富。他关于幼儿教育方面的思想、理论和实践,对于今天我国开展幼儿教育仍然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主要分析了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形成过程和基本内涵,希望能够给相关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价值。
一、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
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是中西教育思想结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而逐渐形成的。
(一)乡土文化背景。陶行知博大的儒学底蕴、徽州独有的厚重文化是在他特有的家庭熏陶和故乡侵染下孕育的。陶行知父亲曾是一位道德文章俱佳的晚清秀才,母亲勤俭持家、好学求真,因为生活条件所限,陶行知的启蒙教育由他父亲在家中完成,但正是这种良好的家庭熏陶,才培养出了陶行知毕生教育为民、勇于奉献的精神,成为工农大众所喜爱的人民教育家。
陶行知的故乡徽州不仅仅是著名的徽商的故里,更是徽州文化的发祥地,文化底蕴传承千年,陶行知潜移默化地受到良好传统文化的熏陶。徽州人学风极佳,这造就了陶行知治学的良好习惯徽州人重视教育,注重从小抓起,这也深深影响了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徽州人乡土观念很重,成功的商人往往回乡资助教育,而良好的教育成果也会反过来促进徽州的社会经济发展,这对陶行知将教育作为毕生事业的思想起了关键的作用。
(二)政治经济背景。陶行知所处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许多有识之士均将改变落后状况的希望放在了教育事业之上,陶行知正是这些知识分子中的代表。这个时期中国采用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旧式教育的方式方法,陶行知自身的求学经历使他充分认识到这种教育是无法“救国”的。唯有让教育走向大多数的平民,从根本上改变广大民众的精神面貌,才能实现教育救国的梦想。
(三)我国近代落后的幼儿教育现实。我国近代的幼儿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