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实验六交叉编译及Li
ux简单程序设计实验的预习报告
一实验内容和背景
实验背景:
交叉编译,就是在一个平台上生成另一个平台上的可执行代码。同一个体系结构可以运行不同的操作系统;同样,同一个操作系统也可以在不同的体系结构上运行。举例来说,我们常说的x86Li
ux平台实际上是I
telx86体系结构和Li
uxforx86操作系统的统称;而x86Wi
NT平台实际上是I
telx86体系结构和Wi
dowsNTforx86操作系统的简称。就我们这个项目而言,需要交叉编译的原因有两个:首先,在项目的起始阶段,目的平台尚未建立,因此需要做交叉编译,以生成我们所需要的bootloader(启动引导代码)以及操作系统核心;其次,当目的平台能启动之后,由于目的平台上资源的限制,当我们编译大型程序时,依然可能需要用到交叉编译。交叉编译这个概念的出现和流行是和嵌入式系统的广泛发展同步的。我们常用的计算机软件,都需要通过编译的方式,把使用高级计算机语言编写的代码(比如C代码)编译(compile)成计算机可以识别和执行的二进制代码。比如,我们在Wi
dows平台上,可使用VisualC开发环境,编写程序并编译成可执行程序。这种方式下,我们使用PC平台上的Wi
dows工具开发针对Wi
dows本身的可执行程序,这种编译过程称为
ativecompilatio
,中文可理解为本机编译。然而,在进行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时,运行程序的目标平台通常具有有限的存储空间和运算能力,比如常见的ARM平台,其一般的静态存储空间大概是16到32MB,而CPU的主频大概在100MHz到500MHz之间。这种情况下,在ARM平台上进行本机编译就不太可能了,这是因为一般的编译工具链(compilatio
toolchai
)需要很大的存储空间,并需要很强的CPU运算能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交叉编译工具就应运而生了。通过交叉编译工具,我们就可以在CPU能力很强、存储空间足够的主机平台上(比如PC上)编译出针对其他平台的可执行程序。本次实验的目的:1、了解和掌握交叉编译模式和方法;2、熟悉和掌握Li
ux简单程序设计。
实验内容:
1、连接主机和目标板;(三根线,注意网线和串口线是否连接正常)2、安装交叉编译器armli
uxgcc,并配置环境。a在命令行中输入armli
ux后按tab键,如果命令能够补齐,说明里面已经有交叉编译工具了,环境变量已经设置好,那接下来的步骤,可以作为参考。如果不能补齐,则把电脑“EcvtechCVTA8IIILi
ux光盘Li
ux系统及应用源码”目录下的“433targz”文件拷贝到Fedora10的usrlocal目录下b转到文件夹usrlocalcdu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